腋臭是腋窝大汗腺分泌的汗液经皮肤表面细菌分解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致特殊臭味的皮肤问题,病因有遗传及青春期因内分泌旺盛致大汗腺活动活跃,症状主要是腋窝等部位散发出特殊刺鼻臭味且运动、炎热天气或出汗多会加重,部分患者伴耳耵聍呈湿性黏稠状,影响因素包含生活方式、年龄、性别、病史,儿童低龄时一般不建议过早干预可通过加强个人卫生改善,女性青春期需注重腋窝清洁护理并正确认识其生理性特点,有基础病史者处理腋臭要兼顾基础病情选温和不刺激皮肤的方式。
一、定义
腋臭又称臭汗症,是指腋窝部位的大汗腺分泌的汗液,经皮肤表面细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分解,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散发特殊臭味的一种皮肤问题。
二、病因
1.遗传因素:为重要诱因,若家族中有腋臭患者,子代患病风险较高,相关遗传学研究表明其与特定基因的遗传变异相关。
2.内分泌因素:青春期因体内内分泌旺盛,大汗腺活动活跃,此阶段腋臭发生率明显升高,成年后部分人群大汗腺功能渐趋稳定,腋臭表现可能相对缓和,但并非绝对。
三、症状表现
主要表现为腋窝等部位散发出特殊刺鼻臭味,在运动、炎热天气或出汗较多时气味会加重,部分患者伴随耳耵聍呈湿性黏稠状。
四、影响因素
生活方式:不注意个人卫生、出汗多会使皮肤表面细菌与汗液接触更充分,从而加重腋臭;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油腻食物可能改变汗液成分,间接加重异味。
年龄:青春期因大汗腺活跃易出现腋臭,老年后大汗腺功能减退,腋臭表现可能减轻。
性别:一般女性腋臭发生率略高于男性,与女性内分泌特点等因素相关,但个体差异明显。
病史:有腋臭家族史者相较无家族史人群,患病几率更高。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低龄儿童一般不建议过早干预腋臭问题,因其大汗腺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可通过加强个人卫生,如勤洗澡、勤换衣物等方式改善,避免盲目使用成人化的腋臭干预措施。
女性:青春期女性需注重腋窝部位清洁护理,选择透气的衣物,减少因汗液积聚导致腋臭加重的风险,同时应正确认识腋臭的生理性特点,避免过度焦虑。
有基础病史者:本身有皮肤疾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若出现腋臭问题,需在处理腋臭时兼顾基础病史情况,选择相对温和且不刺激皮肤的清洁及护理方式,防止加重基础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