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黏附呼吸道上皮细胞繁殖引发局部炎症致气道黏膜充血水肿等,免疫系统激活有特异性免疫应答及可能免疫损伤,呼吸道表现为刺激性干咳等,全身有发热及全身症状,部分出现肺外表现,儿童肺外表现多见且咳嗽剧,老年人全身症状明显、恢复慢易合并基础疾病。
一、呼吸道局部病理改变
肺炎支原体通过其表面的黏附蛋白与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进而在呼吸道黏膜及上皮细胞内繁殖,引起局部炎症反应。病理上可见气道黏膜充血、水肿,伴有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细支气管及肺泡也可受累,出现渗出等改变,导致气道狭窄,引发刺激性干咳等症状。
二、免疫系统反应
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免疫系统被激活,T细胞和B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外周血中可能出现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如急性期淋巴细胞比例可升高,同时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通过血清学检测(如支原体IgM抗体)可辅助诊断。但过度的免疫反应可能引发免疫损伤,参与肺外表现的发生。
三、呼吸道典型表现
1.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可持续较长时间,是支原体肺炎较突出的症状,部分患儿及成人咳嗽症状较为明显,严重时可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
2.肺部体征:早期肺部体征可不明显,随病情进展可闻及干湿啰音,但与肺部病变程度有时不完全一致。
四、全身表现
1.发热:多数患者表现为中等度热,也可出现高热,发热持续时间因人而异,一般持续1~3周。
2.全身症状:可伴有乏力、头痛、肌痛等,儿童患者可能全身不适症状相对更突出,影响活动和进食。
五、肺外表现及特殊人群影响
1.肺外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肺外并发症,如皮疹(多为斑丘疹、红斑疹等)、心肌炎(表现为心悸、胸闷等)、脑膜炎(出现头痛、呕吐、意识改变等)等,这与支原体感染后引发的免疫反应累及肺外器官有关。
2.特殊人群影响
儿童:儿童感染支原体肺炎时肺外表现相对多见,如可能出现皮疹、溶血性贫血等,且咳嗽症状常较剧烈,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其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病情变化可能较迅速。
老年人:老年人感染支原体肺炎后全身症状可能更明显,发热持续时间较长,恢复相对较慢,且易合并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需关注基础疾病的变化及感染对其的影响,加强病情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