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足自然光照环境下每月进行自我皮肤检查儿童需家长协助成人可自查老人更关注新异常斑,色素型胎记关注颜色(蓝灰棕黑等)及形态(边界清形状可规则不规则较稳定),血管型胎记关注颜色(淡红暗红紫红等)及形态(有的平坦有的隆起),儿童定期查出生或后天异常斑,孕妇留意孕期新胎记样改变产后观察,老人警惕新发皮肤斑块必要时就医评估。
一、视觉观察时机与环境
在充足自然光照环境下(如白天室内自然光或户外晴天),可对着镜子或利用反光器具(如小镜子、手机反光功能)全面观察全身皮肤,建议每月进行1次自我皮肤检查,尤其儿童需家长协助定期检查,成人可自行定期查看,老年人更应关注皮肤新出现的异常斑块。
二、色素型胎记的观察要点
(一)颜色特征
色素型胎记常见颜色有蓝色、灰色、棕色、黑色等。例如太田痣多表现为眼周、面部等部位的蓝色或灰蓝色色素沉着斑;咖啡斑通常为边界清晰的棕色斑片,大小不等。需留意皮肤出现与周围正常肤色明显不同的固定色素斑块。
(二)形态特点
色素型胎记边界多较清晰,形状可规则或不规则,部分可能随年龄增长有颜色深浅变化或面积微小改变,但一般较稳定。
三、血管型胎记的观察要点
(一)颜色特征
血管型胎记常见颜色为淡红色、暗红色、紫红色等。如鲜红斑痣表现为不高出皮肤的淡红色或暗红色斑片,随年龄增长可能颜色加深、面积扩大;草莓状血管瘤初期多为鲜红色小丘疹样,随后逐渐增大增厚。
(二)形态特点
血管型胎记有的平坦于皮肤表面(如鲜红斑痣),有的可隆起呈草莓样外观(如草莓状血管瘤),需注意观察其颜色是否持续变化、面积是否进行性增大等。
四、不同人群的特殊观察注意事项
(一)儿童群体
家长应定期检查儿童皮肤,尤其新生儿至学龄前儿童,关注出生时即存在或后天出现的皮肤异常斑块,因部分胎记可能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发生形态、颜色变化,需及时识别异常情况。
(二)孕妇群体
孕期皮肤可能出现一些变化,需留意是否有新的胎记样改变,若发现皮肤出现异常色素斑或血管样斑片,可在产后进一步观察其变化情况。
(三)老年群体
老年人皮肤老化,需警惕新发皮肤斑块,若发现皮肤出现以往未有的色素沉着斑或血管扩张样斑片,应提高警惕,必要时就医评估,因部分胎记样表现可能与皮肤病变有相似之处,需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