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发病相关因素涵盖基础免疫未全程完成致免疫保护不足、疫苗免疫效力因疫苗株与流行株匹配问题变化、病原体变异使原有免疫保护失效及传播特性改变、人群免疫水平随时间下降致抵抗能力减弱、人口流动致不同地区发病情况变化、人群聚集于密集场所易致聚集性发病。
一、疫苗接种相关因素
1.基础免疫未全程完成:儿童是百日咳的主要易感人群之一,若儿童未按计划免疫程序完成百日咳疫苗的全程接种,会导致对百日咳病原体的免疫保护不足。例如,世界卫生组织相关研究指出,疫苗接种程序的不完整使得个体无法产生足够强度和持续时间的特异性抗体来抵御百日咳杆菌的感染,从而增加了发病风险。
2.疫苗免疫效力变化:随着时间推移,百日咳疫苗的免疫效力可能因多种因素发生变化,如疫苗株与流行株的匹配度问题。若疫苗株不能很好地针对当前流行的变异百日咳杆菌,就会降低疫苗的保护效果,使得人群中易感个体比例上升,进而影响百日咳的发病情况。
二、病原体相关因素
1.病原体变异:百日咳杆菌可能发生变异,变异后的病原体可能具有不同的抗原性等特征,导致原有的疫苗免疫保护对新变异株失效。研究发现,某些变异的百日咳杆菌能够逃避机体已有的免疫防御,使得感染机会增加,从而影响发病率。
2.传播特性改变:变异后的百日咳杆菌可能在传播能力等方面发生改变,例如传播速度加快、在环境中存活时间延长等,这都使得百日咳更容易在人群中传播扩散,进而导致发病率上升。
三、人群免疫水平因素
人群中针对百日咳的特异性抗体水平会随时间逐渐下降,尤其是未及时加强免疫的人群。当人群整体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处于较低状态时,对百日咳杆菌的抵抗能力减弱,使得易感人群数量相对增加,导致百日咳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
四、社会因素
1.人口流动影响:现代社会人口流动频繁,人员在不同地区间的流动可能将百日咳从高流行地区带到低流行地区,或者在不同地区间传播扩散,使得原本低发病地区的发病率上升,也可能导致高流行地区的发病情况进一步加重。
2.人群聚集情况:学校、托幼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是百日咳容易聚集性发病的地方。在这些场所中,人员密切接触,一旦有百日咳病例,很容易通过飞沫等途径传播给其他人群,从而导致发病率明显上升,特别是儿童在这些场所中由于接触机会多,更易受到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