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常见原因有胆囊管梗阻(包括结石嵌顿、非结石性梗阻)及细菌经胆道逆行或血行入侵引发感染,慢性胆囊炎主要因胆囊结石持续刺激及细菌残留反复感染、胆囊排空障碍、胰液反流所致,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40岁以上女性高发)、生活方式(高脂饮食、肥胖、长期禁食)、病史因素(有胆道蛔虫史或胆道手术史易增发病风险)。
一、急性胆囊炎的常见原因
(一)胆囊管梗阻
1.胆囊结石嵌顿:约90%的急性胆囊炎由胆囊结石引起,结石可嵌顿于胆囊管或胆囊颈部,导致胆汁排出受阻,胆汁淤积、浓缩,高浓度胆汁酸盐刺激胆囊黏膜,引发化学性炎症,随后继发细菌感染。
2.非结石性梗阻:如寄生虫(如蛔虫)误入胆囊管、胆囊管狭窄等,也可引起胆囊管梗阻,进而诱发急性胆囊炎。
(二)细菌感染
1.经胆道入侵:肠道内的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等)可通过胆道逆行进入胆囊,引发感染。
2.血行感染: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如肺炎、败血症等,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胆囊,引起感染。
二、慢性胆囊炎的常见原因
(一)胆囊结石持续刺激
胆囊结石是慢性胆囊炎最主要的病因,长期的胆囊结石刺激胆囊壁,导致胆囊壁反复炎症、纤维组织增生,逐渐出现胆囊萎缩或肥厚,炎症迁延不愈。
(二)其他因素
1.细菌感染持续存在:即使初始感染得到控制,若细菌残留或反复感染,也可导致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
2.胆囊排空障碍:胆囊收缩功能减退或胆道运动功能异常,可使胆汁排出不畅,胆汁淤积,促进胆囊炎的发生。
3.胰液反流:十二指肠液反流进入胆囊,其中的胰酶等可损伤胆囊黏膜,引发炎症。
三、相关影响因素
(一)年龄与性别
成年人中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相对较高,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激素影响胆汁成分、生育等因素有关。
(二)生活方式
1.高脂饮食:长期高脂饮食会使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加,易形成胆囊结石,增加胆囊炎风险。
2.肥胖:肥胖者体内胆固醇合成增加,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促进胆囊结石形成,进而引发胆囊炎。
3.长期禁食:长期禁食可导致胆囊排空减少,胆汁淤积,增加胆囊炎发生几率。
(三)病史因素
有胆道蛔虫病史者,蛔虫残体或虫卵易滞留胆囊管,引发感染;既往有胆道手术史者,胆道结构改变可能影响胆汁引流,增加胆囊炎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