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类百日咳由百日咳杆菌飞沫传播引发为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病程迁延,初期似普通感冒后咳嗽渐呈阵发性痉挛性伴鸡鸣样回声等,可依临床表现初步怀疑,细菌培养是确诊金标准核酸检测可辅助,一般治疗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对症支持,接种百白破疫苗及隔离患儿等可预防,婴幼儿及有基础疾病患儿需特殊加强护理观察。
一、定义与病因
小儿类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感染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百日咳杆菌通过飞沫传播,主要侵袭小儿呼吸道,病程具有迁延性特点,可持续数周乃至数月。
二、临床表现
1.典型症状:初期类似普通感冒,有咳嗽、流涕、低热等表现,随后咳嗽逐渐加重,呈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发作时连续多声咳嗽,咳末伴有特殊的吸气吼声(鸡鸣样回声),婴幼儿可能出现屏气、发绀等情况。2.不同年龄段差异:新生儿和小婴儿症状不典型,可能仅有呼吸暂停、拒乳等表现,而较大儿童咳嗽症状相对更具典型的痉挛性特点。
三、诊断方法
1.临床表现评估:依据典型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及鸡鸣样回声等临床表现初步怀疑。2.实验室检查:
细菌培养:取鼻咽拭子等标本进行百日咳杆菌培养,是确诊的金标准,但培养阳性率受病程等因素影响。
核酸检测:通过PCR等技术检测百日咳杆菌核酸,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可早期辅助诊断。
四、治疗原则(非药物为主)
1.一般治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新,避免异味、烟雾等刺激患儿咳嗽,保证患儿充足休息,对于小婴儿需加强护理,防止呛咳等情况发生。2.对症支持:若患儿出现缺氧等情况,可给予吸氧等支持处理,对于有呼吸暂停的小婴儿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五、预防措施
1.疫苗接种:接种百日咳疫苗是预防小儿类百日咳的有效手段,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按时为小儿接种百白破疫苗(含百日咳成分)。2.隔离防护:患儿确诊后需隔离,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防止疾病传播,接触患儿的人员需注意个人卫生,如佩戴口罩等。
六、特殊人群提示
1.婴幼儿: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后病情可能进展较快,需特别加强护理,密切观察咳嗽情况及呼吸、精神状态等,一旦出现异常需及时就医。2.有基础疾病患儿:如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呼吸道畸形等基础疾病的小儿,感染百日咳后病情可能更为严重,需更加谨慎对待,积极预防感染并及时评估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