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严重程度差异大,与出血速度、量及人群基础疾病等有关,轻度仅黑便,严重可致休克等危及生命;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补充血容量、药物止血、内镜止血、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妊娠期女性胃出血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胃出血的严重程度评估
胃出血的严重程度差异较大。轻度胃出血可能仅有黑便等表现,生命体征相对稳定;而严重的胃出血可导致大量呕血、便血,出现头晕、心慌、乏力、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甚至危及生命。其严重程度与出血的速度、出血量等因素相关。例如,短时间内出血量较大时,病情进展迅速,危险性高。不同年龄人群对胃出血的耐受能力不同,老年患者可能基础疾病较多,对失血的代偿能力差,相对更易出现严重后果;儿童胃出血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也需高度重视,因为儿童的生理储备功能相对较弱。有基础疾病如肝硬化等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胃出血,往往出血量较大,病情更严重。
二、胃出血的治疗方式
1.一般治疗:患者需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血时引起窒息。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血红蛋白等指标。
2.补充血容量:根据失血情况补充晶体液、胶体液等,纠正休克状态。对于严重贫血或大量失血的患者,可能需要输血治疗。
3.止血措施
药物止血:常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因为胃酸会影响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常用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等,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促进血小板聚集和止血。
内镜止血:对于明确出血部位的患者,可通过内镜进行止血治疗,如注射止血、热凝止血、机械止血等方法。例如,对于胃溃疡出血的患者,内镜下可进行局部注射药物或使用高频电凝等方法止血。
介入治疗:对于一些难治性胃出血,如血管性病变等,可考虑介入栓塞治疗,通过栓塞出血的血管达到止血目的。
手术治疗:少数情况下,如大量出血经内科治疗无效、存在外科手术指征(如胃穿孔等情况合并胃出血)等,需进行手术治疗。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胃出血,要更加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因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对失血的耐受差,在治疗过程中要谨慎调整补液速度和量,避免加重心脏等器官负担;儿童胃出血需及时明确病因,在治疗中要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尽量避免创伤较大的治疗方式;妊娠期女性胃出血则要充分权衡治疗措施对胎儿的影响,在保证孕妇安全的前提下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