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前驱期通常持续1-4天有类似感冒表现且部分患者伤口附近有异常感觉易被忽视,急性期有高度兴奋表现包括恐水怕风咽肌痉挛及进行性瘫痪,麻痹期逐渐从高度兴奋转为安静出现迟缓性瘫痪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儿童感染时家长需密切观察其行为变化,孕妇感染需在医疗监护下关注自身症状及胎儿情况,有既往动物咬伤未规范处理人群病情进展更迅速需及时规范处理伤口并接种疫苗且警惕后续症状。
一、前驱期症状
前驱期通常持续1~4天,此阶段患者多有低热、倦怠、头痛、恶心、全身不适等类似感冒的表现,部分患者伤口附近(被咬伤部位)可出现麻木、瘙痒、刺痛或蚁走感等异常感觉,这是由于病毒在周围神经处繁殖所致,此阶段症状易被忽视,常未引起足够重视。
二、急性期症状
1.高度兴奋表现
恐水:是狂犬病的典型症状,患者虽口渴但不敢饮水,见水、听到流水声、甚至提及饮水时均可诱发严重的喉肌痉挛,这是因为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后,对水相关刺激产生过度反应。
怕风:轻微的风刺激(如空气流动、吹风等)即可引起患者咽肌、呼吸肌痉挛发作,导致呼吸困难等表现。
咽肌痉挛:由于喉部肌肉痉挛,患者可出现吞咽困难,甚至无法正常吞咽唾液,同时伴有声音嘶哑等症状。
进行性瘫痪:部分患者会出现肢体的运动功能异常,表现为肌肉张力改变等情况,但此阶段高度兴奋症状更为突出。
三、麻痹期症状
患者逐渐从高度兴奋状态转为安静,肌肉痉挛停止,出现迟缓性瘫痪,尤以肢体软瘫多见。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呼吸肌和吞咽肌瘫痪,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四、特殊人群症状特点
儿童:儿童感染狂犬病时,可能无法准确表达前驱期的不适症状,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被动物咬伤后的行为变化,如是否出现异常的烦躁、恐水怕风等表现,因其表述能力有限,更需家长提高警觉性。
孕妇:孕妇感染狂犬病时,除需关注自身狂犬病典型症状外,还需考虑对胎儿的潜在影响,但主要还是以自身狂犬病症状的发展进程为重点观察内容,其症状发展规律与非孕妇基本一致,但需在医疗监护下进行病情评估与处理,以兼顾母体与胎儿的健康。
有既往动物咬伤史未规范处理人群:此类人群由于体内可能残留狂犬病病毒相关隐患,一旦出现狂犬病症状,往往病情进展更为迅速,前驱期可能更短,需在被动物咬伤后及时规范处理伤口并接种疫苗的基础上,高度警惕后续可能出现的狂犬病相关症状,一旦出现异常表现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