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是由细菌、病毒或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发累及支气管壁及肺泡的肺部炎症好发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病因包括病原体因素(不同年龄段好发病原体有差异)和宿主因素(婴幼儿免疫及解剖结构特殊、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者抵抗力下降易患病),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气促等典型症状及肺部固定中细湿啰音体征,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和胸部X线可见沿支气管分布斑片状阴影,治疗需控制感染并对症支持治疗,特殊人群中婴幼儿免疫更弱症状可能不典型需密切观察护理,老年人常合并基础疾病治疗要兼顾且恢复慢需加强护理营养。
一、定义
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性肺炎,是由细菌、病毒或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发的肺部炎症,病变主要累及支气管壁及肺泡,好发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
二、病因
1.病原体因素:常见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等,不同年龄段好发病原体有差异,如婴幼儿以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多见,年长儿可由肺炎支原体等感染引起。
2.宿主因素:婴幼儿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呼吸道解剖结构特殊(气道狭窄、纤毛运动能力弱等),易受病原体侵袭;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机体抵抗力下降,也易罹患该病。
三、临床表现
1.典型症状:多有发热(热度可因病原体及个体差异而异)、咳嗽(初为刺激性干咳,后可伴咳痰)、气促(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部分患儿可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等。
2.体征:肺部查体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啰音,是支气管肺炎较典型的体征。
四、诊断方法
1.临床表现:依据发热、咳嗽、气促等典型表现初步判断。
2.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见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片状阴影,有助于明确肺部病变情况。
五、治疗原则
1.控制感染: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相应药物,如细菌感染可选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具体药物需遵循证依据选择),病毒感染可使用抗病毒药物等。
2.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退热(采用物理降温或合适的退热措施)、吸氧(若存在气促、缺氧表现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如通过拍背、吸痰等方式)等,以改善患儿舒适度。
六、特殊人群特点
1.婴幼儿:免疫功能更弱,感染后症状可能不典型,需密切观察呼吸、精神状态等,护理上要注重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呛奶等情况加重病情。
2.老年人:常合并基础疾病,治疗时需兼顾基础疾病,注意药物间相互作用,用药更需谨慎,且恢复相对缓慢,要加强护理及营养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