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缓解可从四方面着手,一是脱离诱发环境,识别诱因并改善室内环境;二是药物缓解,用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快速缓解痉挛,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三是氧疗辅助,出现缺氧时低流量吸氧;四是保持良好体位,采取端坐位减轻胸闷。
一、脱离诱发环境
1.识别过敏原等诱因:哮喘患者需留意自身发病前接触的物质,如花粉、宠物毛发、某些食物等。若已知对花粉过敏,在花粉传播旺盛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对于有宠物过敏史的患者,应避免与宠物亲密接触,保持居住环境宠物毛发清洁。这是因为过敏原等诱发因素会刺激气道,引发胸闷等哮喘症状,脱离诱因可从源头减少症状发作。
2.改善室内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家居,控制室内湿度在适宜范围(如40%-60%)。潮湿环境易滋生霉菌,可能诱发哮喘发作,定期清扫房间、清洗床单被罩等能降低霉菌等过敏原存在。对于有吸烟史的患者家庭,应严格做到室内无烟,因为烟雾会刺激气道,加重胸闷等哮喘症状。
二、药物缓解
1.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等,可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胸闷症状。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激动气道平滑肌的β受体,舒张支气管。但需注意,此类药物应按需使用,不能过度依赖,且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使用时需谨慎,因为可能会引起心悸等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
2.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等,通过抑制气道炎症来缓解哮喘症状。长期使用可有效控制气道炎症,减少胸闷发作频率。然而,对于儿童患者,长期使用需密切关注生长发育情况,因为可能会对生长有一定影响;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口腔真菌感染等副作用,使用后需及时漱口。
三、氧疗辅助
1.低流量吸氧:当哮喘患者出现明显胸闷伴缺氧表现时,可进行低流量吸氧。一般吸氧浓度控制在25%-30%,通过补充氧气改善机体缺氧状态,缓解胸闷。对于老年哮喘患者,本身心肺功能可能有所下降,吸氧时要注意调节合适的流量和浓度,避免高流量吸氧对心肺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儿童患者吸氧时需选择合适的吸氧装置,确保安全舒适,密切观察吸氧后的反应。
四、保持良好体位
1.端坐位:让患者采取端坐位,身体前倾,可使膈肌下降,增加肺活量,减轻胸闷症状。对于成年哮喘患者,在胸闷发作时可寻找舒适的端坐位置,如坐在椅子上,手臂放在桌上支撑身体。儿童患者也可采取类似的舒适端坐姿势,家长可协助调整姿势,确保儿童呼吸顺畅。同时要注意保持环境安静,让患者能更好地休息,缓解胸闷带来的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