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是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其焦油等成分可致气道炎症、狭窄及肺气肿等;是肺癌最重要危险因素,含致癌物质损伤DNA致癌变;吸入有害物质可诱发肺部炎症反应,破坏肺结构等;儿童时期吸烟影响肺正常发育致成年后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增,孕妇吸烟影响胎儿肺发育增新生儿患病风险,老年人吸烟加速肺功能下降易患病且恢复差。
一、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吸烟是COPD的主要致病因素,大量科学研究证实长期吸烟会显著增加COPD的发病风险。烟草中的焦油、尼古丁等成分会持续刺激气道,引起气道炎症反应,导致气道上皮细胞损伤、黏液分泌增加,进而使气道狭窄。同时,吸烟会破坏肺泡壁的弹性纤维,导致肺泡弹性减退、融合形成肺气肿,最终造成气流受限,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患者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且病情会进行性加重。
二、增加肺癌发病风险
吸烟是肺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吸烟者患肺癌的概率远高于不吸烟者。烟草中含有的多环芳烃、亚硝胺等多种致癌物质,会损伤肺部细胞的DNA,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和癌变。长期吸烟的年限越长、吸烟量越大,患肺癌的风险越高,此外,二手烟暴露也会使非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升高,大量研究数据支撑了吸烟与肺癌发生的紧密关联。
三、诱发肺部炎症反应
吸烟时吸入的烟雾含有一氧化碳、苯并芘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刺激气道和肺泡中的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活化,促使其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症因子,引发长期慢性的肺部炎症。这种持续的炎症状态会破坏肺组织的正常结构,影响肺的气体交换功能,还会进一步损伤呼吸道上皮,使呼吸道的自净和防御能力下降,更容易继发肺部感染。
四、对特殊人群的影响
儿童:儿童时期开始吸烟会严重影响肺的正常发育,可能导致肺功能下降,成年后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因为儿童的肺组织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吸烟带来的有害物质更容易对其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孕妇:孕妇吸烟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肺发育,增加新生儿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肺部疾病的风险,同时也会提高胎儿出生后患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可能性,这是由于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干扰胎儿肺组织的正常分化和成熟过程。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肺功能逐渐衰退,吸烟会加速肺功能的下降速度,使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肺部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且患病后恢复能力相对较差,病情往往更为严重,因为长期吸烟已对其肺部结构和功能造成了慢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