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伤风针有局部和全身反应,局部反应表现为红肿疼痛瘙痒等,儿童更易出现且受摩擦刺激病史影响,全身反应有轻度的发热乏力等和重度过敏反应有过敏性休克等,儿童风险更高且注射后需观察,生活方式影响会加重不适,病史过敏史患者风险高。
表现: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疼痛、瘙痒等症状。一般来说,这种局部反应较为常见,多数情况下症状较轻,通常在注射后的1-2天内出现,经过适当休息和局部观察,多数可在数天内自行缓解。例如,一项小规模的临床观察研究发现,约有10%-15%的受种者会出现注射部位轻度红肿,不影响正常生活,无需特殊处理即可逐渐恢复。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的皮肤较为娇嫩,相对成人可能更容易出现局部反应,但一般程度也较轻。儿童在注射后需要密切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家长要避免儿童搔抓注射部位,防止感染加重局部反应。
生活方式影响:如果注射后局部受到过多摩擦或刺激,可能会加重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因此,注射后应注意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注射部位过度活动。
病史影响:如果患者本身有注射部位皮肤过敏史等,可能更容易出现局部严重的过敏样反应,如红肿范围扩大、出现水疱等,此时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全身反应
轻度全身反应:可能出现发热、乏力、头痛、头晕等症状。发热一般为低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乏力、头痛、头晕等症状一般较轻,多数在1-2天内可自行缓解。有研究统计,约5%-8%的受种者会出现轻度全身发热反应,通过适当休息、多饮水等一般处理可好转。
重度全身反应:较为罕见,但也可能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的表现为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冷汗、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意识丧失等。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必须立即进行抢救。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与个体的过敏体质密切相关,有明确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过敏史的患者再次注射时发生重度过敏反应的风险显著增加。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发生重度全身反应包括严重过敏反应的风险相对成人可能更高。对于儿童,在注射破伤风针后需要在医院观察30分钟以上,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严重全身反应并进行处理。
生活方式影响:如果注射后过度劳累、饮酒等,可能会加重全身不适症状,如发热可能更为明显,乏力等症状可能持续时间延长。因此,注射后应注意休息,避免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
病史影响:有过敏病史尤其是对蛋白质类物质过敏的患者,发生全身重度过敏反应的风险较高。这类患者在注射破伤风针之前,医生需要进行严格的评估,并做好急救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