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脓肿是多种病原体引发肺部组织坏死形成含脓液脓腔表现为高热咳嗽及大量脓臭痰,病因包括病原体感染及免疫力低下、长期吸烟酗酒、口腔卫生差等易感因素,急性起病急骤有高热咳嗽等,慢性有咳嗽咳脓痰等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可诊断,治疗有抗感染、引流排痰、手术,预防需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误吸、增强免疫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免疫力低下者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定义
肺脓肿是由多种病原体引发的肺部组织坏死性病变,形成含有脓液的脓腔,临床表现为高热、咳嗽及咳出大量脓臭痰。
二、病因
1.病原体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其中经口、鼻、咽吸入病原体是主要感染途径。2.易感因素:免疫力低下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艾滋病患者)、长期吸烟、酗酒者及口腔卫生差者易患肺脓肿,误吸是导致感染的重要诱因。
三、临床表现
1.急性肺脓肿:起病急骤,患者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40℃)、咳嗽,初期咳黏液痰或黏液脓痰,待脓肿破溃入支气管后,咳出大量脓臭痰,每日可达数百毫升。2.慢性肺脓肿:表现为咳嗽、咳脓痰、反复咯血、低热、消瘦、贫血等,病程多超过3个月。
四、诊断
1.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可见肺内厚壁空洞,内伴气液平面,是诊断肺脓肿的重要依据。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痰培养可明确病原体,有助于针对性选用抗生素。
五、治疗
1.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体选用抗生素,如厌氧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药物,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选用耐酶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等,需依据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调整用药。2.引流排痰:通过体位引流等方式促进痰液排出,利于感染控制。3.手术治疗:适用于内科治疗无效、大咯血经保守治疗无效、怀疑癌性脓肿等情况。
六、预防
1.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清洁口腔,及时治疗龋齿、扁桃体炎等口鼻部感染。2.避免误吸:进食时避免呛咳,昏迷、醉酒者需加强护理,防止误吸。3.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以降低肺脓肿发生风险。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低下,感染控制需更积极,用药时需关注肝肾功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2.儿童:儿童误吸风险较高,需加强看护,及时治疗呼吸道感染,避免发展为肺脓肿,且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优先选择安全性高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如合理排痰等)。3.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需强化基础疾病管理,严格预防感染,一旦出现相关症状需尽早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