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肺气肿病因有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性粉尘化学物质及感染,病理改变为肺过度膨胀弹性减退有肺大疱且镜下肺泡壁等有变化,临床表现是在慢支基础上渐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桶状胸等体征,检查靠胸部X线见胸廓等改变和肺功能示FEV/FVC%降低等,特殊人群中吸烟者需戒烟,老年人要防感染,儿童有特殊病因需排查。
阻塞性肺气肿是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导致肺容积增大,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一、病因1.吸烟:为主要病因,烟草中的化学物质可损伤气道上皮,引发炎症反应,使气道狭窄,促进肺气肿形成,长期吸烟者患病率显著高于不吸烟者。2.空气污染:长期暴露于污染的空气中,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其中的有害颗粒和气体可损伤气道,增加患病风险。3.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长期接触石棉、煤尘、棉尘等职业性粉尘及化学毒物,可损伤气道,诱发肺气肿。4.感染:反复的呼吸道病毒、细菌感染可损伤气道黏膜,导致气道狭窄和炎症加重,参与肺气肿的发生发展。二、病理改变1.大体病理:肺过度膨胀,弹性减退,表面可见多个大小不一的肺大疱。2.镜下病理:肺泡壁变薄,肺泡腔扩大、破裂或形成大疱,肺泡毛细血管床明显减少,肺小动脉内膜增厚等。三、临床表现1.症状:多在慢性支气管炎基础上逐渐出现呼吸困难,早期仅在劳累时感气短,随病情进展,静息时也感气短,同时可伴有慢性咳嗽、咳痰等症状,若合并感染,咳痰量增多且可呈脓性。2.体征:胸廓前后径增大,呈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不易叩出,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移,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心音遥远。四、检查方法1.胸部X线:可见胸廓扩张,肋间隙增宽,肋骨平行,膈降低且变平,两肺野透亮度增加。2.肺功能检查:是诊断阻塞性肺气肿的重要指标,表现为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FEV/FVC%)降低,残气量(RV)及残气量占肺总量(TLC)的百分比(RV/TLC%)增加。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1.吸烟者:需严格戒烟,因为吸烟是主要致病因素,持续吸烟会加速病情进展,戒烟可延缓肺功能下降。2.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易发生呼吸道感染,需注意保暖,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预防呼吸道感染,因为感染可诱发肺气肿急性加重,加重呼吸困难等症状。3.儿童:若存在先天性气道发育异常等病史,出现类似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因儿童肺气肿相对少见,需排查是否存在先天畸形等特殊病因,以便针对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