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表现为皮肤界限清楚红斑、红肿热痛扩展快伴淋巴结肿大等,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经皮肤黏膜破损感染引发,血常规等炎症指标升高;紫癜分血小板减少性(有瘀点瘀斑不隆起按压不褪色、血小板少骨髓异常)和过敏性(与过敏相关有伴随症状、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儿童患丹毒需及时就医紫癜防严重,老年人丹毒加强护理紫癜防出血等,特殊人群易患丹毒或需防紫癜诱因。
一、临床表现差异
1.丹毒:典型表现为皮肤出现界限清楚的片状红斑,颜色鲜红,略隆起,温度升高,有压痛,病变范围扩展较快,有时可有水疱,常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等,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等。例如,下肢丹毒好发于小腿,初起时局部皮肤红肿热痛,迅速向周围蔓延。
2.紫癜: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瘀点、瘀斑,大小不一,一般不隆起于皮肤表面,按压不褪色,可分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引起,瘀点瘀斑可散在或密集分布)和过敏性紫癜(多与接触过敏原相关,除皮肤紫癜外,还可能伴有关节痛、腹痛、血尿等症状)。
二、病因差异
1.丹毒:主要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多因皮肤黏膜破损(如足癣、口腔溃疡等)导致细菌侵入而发病,机体免疫力低下者易患此病。
2.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包括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病因与血小板生成减少、破坏过多或分布异常等有关。
过敏性紫癜:常因接触过敏原(如食物、药物、花粉等)引发机体异常免疫反应,导致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出现紫癜。
三、实验室检查差异
1.丹毒: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常升高。
2.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骨髓穿刺检查可发现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等异常。
过敏性紫癜: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可呈阳性,血常规一般无血小板减少,部分患者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尿常规可能出现血尿、蛋白尿等(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时)。
四、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丹毒时需注意及时就医,因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病情进展可能较快;儿童紫癜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需警惕颅内出血等严重情况,过敏性紫癜儿童要注意观察是否有腹痛、关节痛等伴随症状,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
2.老年人:老年人患丹毒时,由于机体抵抗力较弱,要加强皮肤护理,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提高免疫力;老年人紫癜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需注意避免外伤导致出血不止,过敏性紫癜要关注是否合并心、肾等重要脏器损害。
3.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长期熬夜、免疫力低下者更易患丹毒;有过敏体质者需特别注意排查过敏性紫癜的可能诱因,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