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是皮脂溢出部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含马拉色菌等微生物定植等,青春期雄激素升高可诱发,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有相应表现,依典型表现诊断,非药物干预及外用抗真菌药治疗,儿童等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甲真菌病由皮肤癣菌等感染甲板等所致,多由手足癣蔓延来,免疫低下者易患,甲板有浑浊等表现,通过真菌镜检等诊断,轻症外用重症系统用药,特殊人群治疗有特定考量。
一、脂溢性皮炎
1.定义与病因:脂溢性皮炎是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涉及马拉色菌等微生物定植、皮脂分泌增多、遗传因素及神经递质异常等,青春期雄激素水平升高致皮脂分泌增加可诱发。
2.临床表现:好发于头皮、面部(如眉弓、鼻唇沟等)、胸背等皮脂溢出部位,头皮受累表现为红斑基础上覆油腻性鳞屑,伴不同程度瘙痒;面部受累可见红斑、脱屑,胸背部可见淡红色斑片伴油腻性鳞屑。
3.诊断:主要依据典型临床表现,必要时结合真菌镜检等排除其他类似皮肤病。
4.治疗:非药物干预包括保持皮肤清洁、限制高糖高脂饮食、规律作息等;药物治疗以外用为主,如外用抗真菌药物(针对马拉色菌定植)等。
二、灰指甲(甲真菌病)
1.定义与病因:甲真菌病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及非皮肤癣菌的霉菌感染甲板或甲下所致,多由手足癣蔓延而来,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患。
2.临床表现:甲板出现浑浊、增厚、变色(如灰白、污黄等)、表面凹凸不平、甲分离等表现。
3.诊断:通过真菌镜检观察菌丝或孢子,真菌培养可明确致病菌种。
4.治疗:外用抗真菌制剂适用于轻症或远端浅表型,系统抗真菌药物用于病情较重者,需根据病原菌选择合适药物。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脂溢性皮炎需避免过度清洁刺激皮肤,选择温和护肤品;儿童灰指甲治疗需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或选择安全性高的抗真菌药物,且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儿童皮肤黏膜娇嫩,药物吸收代谢与成人不同。
2.孕妇:脂溢性皮炎孕妇需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缓解症状;孕妇患灰指甲时,用药需充分评估药物对胎儿的潜在风险,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式,必要时在医生权衡利弊后谨慎用药。
3.老年人:老年人脂溢性皮炎可能与机体代谢变化有关,需注意皮肤保湿,避免搔抓加重病情;老年人灰指甲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治疗时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选择合适的抗真菌治疗方案,且要关注用药后的皮肤耐受及全身状况。
4.免疫抑制人群:如糖尿病、艾滋病患者等,脂溢性皮炎和灰指甲易反复发作且病情可能较重,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加强皮肤护理,在治疗灰指甲时可能需延长疗程或调整药物方案,同时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