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性过敏性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由过敏原触发免疫反应引发相关症状,遗传与环境是病因,有典型症状和体征,通过病史症状评估、肺功能及过敏原检测诊断,治疗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和药物治疗,预防需环境控制、增强体质、定期监测,儿童期用药需谨慎且要关注心理关怀。
一、定义
儿童性过敏性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由过敏原触发免疫反应,引发气道狭窄、气流受限,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多在夜间或清晨发作或加剧。
二、病因
1.遗传因素:若家族中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史,儿童患性过敏性哮喘的风险显著增加,遗传因素通过影响免疫系统功能等机制参与发病。
2.环境因素:接触过敏原是重要诱因,常见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宠物毛发、霉菌孢子等,此外,空气污染、呼吸道病毒感染等也可诱发或加重病情。
三、临床表现
1.典型症状:反复发作性喘息、咳嗽,多在接触过敏原后发作,夜间及清晨症状常加重,可伴有气促、胸闷,部分儿童以咳嗽为唯一症状(咳嗽变异性哮喘)。
2.体征: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急促、三凹征等。
四、诊断
1.病史与症状评估:详细询问患儿喘息、咳嗽等症状的发作频率、诱因、缓解方式等病史。
2.肺功能检查:通过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等评估气流受限的可逆性,是诊断哮喘的重要依据。
3.过敏原检测: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可明确患儿过敏原,有助于避免接触过敏原进行预防。
五、治疗
1.避免接触过敏原:明确过敏原后,应尽量让儿童避免接触,如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避免饲养宠物等。
2.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等)、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等),需根据患儿病情由医生合理选用药物,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
六、预防
1.环境控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通风换气,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过敏原,减少尘螨滋生。
2.增强体质:鼓励儿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增强机体免疫力,但需避免在过敏原浓度高的环境中剧烈运动。
3.定期健康监测:有过敏家族史的儿童应定期进行呼吸道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异常并干预。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儿童)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选择需特别谨慎,应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剂型或成分。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病情变化,严格遵循医生指导用药,定期带儿童复诊,监测肺功能等指标,同时注意心理关怀,减轻儿童因疾病产生的焦虑情绪,确保儿童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中接受治疗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