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气肿是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的老年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因有吸烟、空气污染、感染,病理生理是气道狭窄致通气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进行性呼吸困难,诊断靠病史症状、影像学、肺功能,治疗包括避免危险因素、药物、氧疗、康复,预防需戒烟、减少污染接触、防治感染,特殊人群要保暖、适度康复锻炼、定期复查。
一、定义
老年肺气肿是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导致过度膨胀、充气且肺容积增大,同时常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多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是老年人群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二、病因
1.吸烟:长期吸烟是主要诱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损伤气道上皮,引起支气管痉挛、黏液分泌增多,易诱发感染,进而破坏气道弹性结构。2.空气污染:长期暴露于工业废气、雾霾等污染环境中,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可损伤呼吸道,增加肺气肿发生风险。3.感染:反复的呼吸道病毒、细菌感染可损伤气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促使肺气肿进展。
三、病理生理
气道狭窄、气流受限导致通气功能障碍,表现为残气量增加、肺总量增多、肺顺应性降低等。气体交换面积减少,可引起低氧血症,严重时并发高碳酸血症及呼吸衰竭。
四、临床表现
1.慢性咳嗽、咳痰:多为长期反复咳嗽,晨间明显,伴有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且可为脓性。2.进行性呼吸困难:早期在劳累时出现,随病情进展,静息时也感气短,严重时出现呼吸衰竭相关表现,如口唇发绀等。
五、诊断
1.病史与症状:依据长期吸烟等高危因素及慢性咳嗽、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2.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可见肺野透亮度增加、肋间隙增宽等肺气肿征象。3.肺功能检查:FEV/FVC<70%是诊断COPD(肺气肿常见类型)的关键指标,提示存在持续气流受限。
六、治疗原则
1.避免危险因素:严格戒烟,减少空气污染接触。2.药物治疗: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β受体激动剂等)缓解气流受限,有感染时合理使用抗生素(遵循循证原则选择)。3.氧疗:存在低氧血症时给予长期氧疗,改善缺氧状态。4.康复治疗:包括呼吸功能锻炼、营养支持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七、预防措施
1.戒烟:戒烟是预防肺气肿最有效的措施,可降低气道损伤风险。2.减少污染接触:在污染环境中佩戴防护口罩,改善居住环境空气质量。3.积极防治感染: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预防呼吸道感染。
八、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需特别注意日常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加重病情;生活中可适度进行呼吸康复锻炼以维持肺功能,但应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肺功能等指标,监测病情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其生活质量和身心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