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血管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分过敏性紫癜等亚型,过敏性紫癜好发儿童青少年累及小血管有对称紫癜伴腹关节肾症状,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各年龄段有可触及紫癜等全身系统症状,诊断靠临床表现评估、实验室检查、皮肤活检,治疗过敏性紫癜轻症非药物干预重时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找诱因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儿童需密切监测肾用药遵儿科原则,老年兼顾基础病防药物相互作用,妊娠期谨慎用药权衡利弊。
一、紫癜血管炎的定义与分类
紫癜血管炎是一类以血管壁炎症及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依据不同病因及病理表现可分为过敏性紫癜、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等亚型。过敏性紫癜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病变主要累及小血管;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可发生于各年龄段,病变以中性粒细胞浸润和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为特点。
二、临床表现
(一)过敏性紫癜
多见于下肢伸侧及臀部,表现为对称性分布的紫癜,呈针尖至黄豆大小,可融合成片;常伴腹痛、关节痛,部分患儿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等肾受累表现。
(二)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
皮肤可见可触及的紫癜、红斑、丘疹,可伴有疼痛、瘙痒;病情累及系统时,可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累及肾脏时可出现蛋白尿、血尿等。
三、诊断方法
(一)临床表现评估
依据典型皮肤紫癜、伴发的关节、胃肠道或肾脏症状初步判断。
(二)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可提示白细胞、血小板等变化)、凝血功能检查(排除凝血异常)、自身抗体检测(如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等)、尿常规(评估肾脏受累情况)等。
(三)皮肤活检
皮肤病理活检是确诊的重要依据,可见血管壁炎症、中性粒细胞浸润及纤维素样坏死等特征性改变。
四、治疗原则
(一)过敏性紫癜
轻症者可通过休息、避免接触过敏原等非药物干预缓解;病情较重或有肾受累等情况时,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免疫抑制剂等治疗。
(二)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
需积极寻找并去除诱因(如感染、药物等),根据病情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等药物控制炎症反应,同时注意维护重要脏器功能。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过敏性紫癜较为常见,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肾脏受累情况;用药时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避免使用可能诱发过敏的药物,遵循儿科安全用药原则,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药物。
(二)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治疗时需兼顾基础疾病管理,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用药需更谨慎,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出现胃肠道不适、感染等情况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发生紫癜血管炎需谨慎用药,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案,密切监测母婴情况,治疗过程中需权衡疾病本身与药物对妊娠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