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积食会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嗳气酸腐、恶心呕吐,还有全身症状如口臭、身体发热、精神状态欠佳,不同人群中,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者、有胃肠道基础疾病者及长期久坐缺乏运动者易积食,出现症状可通过调整饮食等缓解,严重或持续不缓解需就医。
一、消化系统症状
1.食欲不振:大人积食时往往会出现明显的食欲不振情况,对食物的欲望降低,这是因为食物在胃肠道内不能正常消化排空,导致胃部持续有胀满感,从而抑制了食欲。例如相关研究表明,积食人群相较于正常人群,进食量会显著减少,平均每餐摄入量可能较平时减少30%-50%。
2.腹胀:胃肠道内食物堆积,气体积聚,会引起腹部胀满不适。用手触摸腹部可感觉较硬,叩诊呈鼓音。一般持续时间因人而异,轻度积食可能1-2天缓解,严重积食可能持续数天。
3.嗳气酸腐:由于食物在胃内发酵产生气体,气体向上反流,就会出现嗳气现象,且嗳气带有酸腐气味,这是因为食物未能正常消化,在胃内发酵产生酸性物质和气体所致。
4.恶心呕吐:当积食情况较为严重时,胃肠道受到刺激,可能会引发恶心,进而导致呕吐。呕吐物多为未消化的食物,有酸臭味。比如一些积食患者在呕吐后,会感觉腹部不适有所减轻,但仍可能存在腹胀等其他症状。
二、全身症状
1.口臭: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发酵产生异味,通过口腔呼出,导致口臭。这种口臭较为明显,即使频繁漱口也难以快速消除。
2.身体发热:积食可能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导致体温略有升高,一般为低热,体温多在37.5℃-38℃左右。这是因为胃肠道内的食物发酵产生的有害物质被吸收进入血液,引起身体的免疫反应。不过需要注意与其他感染性发热相鉴别。
3.精神状态欠佳:由于胃肠道不适,身体感觉不适,大人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乏力等情况,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例如积食的大人可能会感觉浑身没劲,不愿意进行体力或脑力活动。
三、不同人群的特点及相关情况
1.成年人:如果是平时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的成年人,更容易出现积食情况。比如经常应酬、大量进食油腻食物的人群,积食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而本身有胃肠道基础疾病的成年人,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患者,积食症状可能会更明显,且恢复相对较慢,因为其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原本就较弱。
2.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胃肠蠕动减慢,也容易发生积食。因为运动减少会影响胃肠道的排空功能,导致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例如办公室久坐族,每天运动量极少,积食的概率比经常运动的人要高很多。
总之,大人积食会出现消化系统和全身多方面的症状,不同人群由于自身情况不同,积食的表现可能会有差异,当出现积食相关症状时,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适当运动等方式缓解,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