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生长周期分生长期、退行期、休止期,生长期约2-7年毛囊活跃受遗传和激素影响,退行期约2-3周毛囊缩小,休止期约2-4个月后脱发,年龄因素致儿童周期短、老年人变慢,性别上激素变化有差异,生活方式中营养不良、吸烟有影响,病史里甲状腺疾病、斑秃等会干扰头发生长周期。
一、头发生长周期的阶段划分
1.生长期:约持续2~7年,此阶段毛囊处于活跃状态,毛乳头内血管丰富,为头发提供充足营养,头发不断生长。遗传因素可影响生长期时长,例如部分遗传性脱发患者生长期会缩短;激素水平也起作用,雄激素正常范围有助于维持正常生长期,若雄激素异常(如雄激素性脱发患者雄激素相对增多),可能使生长期缩短。
2.退行期:持续约2~3周,此阶段毛囊开始缩小,毛乳头逐渐退化,头发停止生长,为进入休止期做准备。一般受激素波动等因素轻微影响,若内分泌短期剧烈波动,可能导致退行期时长改变。
3.休止期:持续约2~4个月,之后头发脱落,毛囊进入新一轮生长周期的准备阶段。年龄因素对休止期有影响,儿童休止期相对较短,老年人休止期可能延长;生活方式中,营养不良会使毛囊营养供应不足,可能导致休止期头发过早脱落;病史方面,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可干扰头发生长周期,导致休止期头发脱落增多。
二、不同因素对头发生长周期的影响
1.年龄因素:儿童时期头发生长周期相对较短,生长期持续时间较成人短,这与儿童身体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毛囊更新相对频繁有关;老年人头发生长周期变慢,生长期可能缩短,休止期可能延长,导致头发生长速度减慢,头发变得稀疏,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毛囊功能逐渐衰退。
2.性别因素:一般而言,男女头发生长周期无显著性别特异性差异,但激素变化对不同性别的影响有差异。例如孕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大幅变化,可能使头发生长周期暂时改变,休止期头发脱落减少,产后激素恢复正常,可能出现休止期脱发增多的情况,这是由于孕期激素波动维持了毛囊的生长期状态。
3.生活方式因素:营养不良会影响头发生长周期,如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等)、矿物质(如铁、锌等)时,毛囊营养供应不足,生长期可能缩短,休止期头发脱落增加;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影响毛囊的血液循环,使毛囊营养供应受限,进而影响头发生长周期,可能导致生长期缩短、休止期提前到来。
4.病史因素:患有甲状腺疾病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可干扰头发生长周期。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可能加速头发生长周期的转换,使生长期缩短;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毛囊代谢减缓,头发生长周期紊乱,出现头发稀疏、生长缓慢等情况;患有斑秃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时,免疫系统攻击毛囊,破坏头发生长周期的正常秩序,导致头发突然大量脱落,进入异常的休止期等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