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可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营养不良及加重原发病等多种不良后果,脱水时血液浓缩、循环阻力增加等;电解质紊乱有低钾、低钠等不同类型及相应影响;严重时可致休克,早期及进展期有不同表现;长期可致营养不良;还会使原有基础疾病加重,如糖尿病诱发酮症酸中毒、胃肠道基础病加重等,儿童及老年人情况更需关注。
不同程度表现:轻度脱水可能仅有口渴、尿量减少等表现;中度脱水可出现皮肤弹性下降、眼窝凹陷、精神萎靡等;重度脱水则会出现昏迷、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严重威胁生命。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身体水分占比相对更高,脱水进展往往更快,需要特别关注。婴幼儿可能还会出现前囟凹陷等表现。
电解质紊乱
常见电解质紊乱类型及影响:肠胃炎导致的电解质紊乱以钾、钠、氯等电解质失衡较为常见。低钾血症可引起肌无力、心律失常等,轻的低钾可能表现为四肢无力,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肌麻痹;低钠血症会出现头晕、乏力、意识障碍等,若低钠严重且发展迅速,可能引发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比如,长期呕吐腹泻导致钠丢失过多时,就可能出现低钠血症相关症状。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心脏病患者,电解质紊乱引发心律失常的风险更高;老年患者由于机体调节功能下降,电解质紊乱后恢复相对困难,且更易出现严重后果。
休克
发展过程:严重肠胃炎导致大量体液丢失、电解质紊乱等情况进一步恶化,可引发休克。休克早期患者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皮肤苍白等;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血压下降、尿量显著减少甚至无尿等,重要脏器灌注不足,如肾脏灌注不足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大脑灌注不足会引起意识障碍等。对于儿童,因其机体储备功能差,发生休克的风险更高,且病情变化更快,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在肠胃炎导致休克时,原有疾病可能会加重,治疗难度也相应增加。
营养不良
长期影响:肠胃炎患者尤其是病情严重且病程较长的患者,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长期的营养摄入不足和吸收障碍会导致营养不良。表现为体重下降、消瘦、免疫力低下等。免疫力低下会使患者更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形成恶性循环。对于儿童,营养不良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身高、体重增长迟缓等。老年人本身营养储备相对较少,肠胃炎引起的营养不良会进一步降低其生活质量,增加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原发病加重
潜在疾病的影响:如果患者本身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肠胃炎导致的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可能会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对于有胃肠道基础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严重肠胃炎可能会加重原有的溃疡病情,导致出血、穿孔等更严重的情况。例如,糖尿病患者在肠胃炎时,血糖波动大,难以控制,容易引发酮症酸中毒。老年人往往基础疾病较多,肠胃炎时原发病加重的风险更高,且病情通常更为复杂,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