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包括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急性胃炎由多种因素引起,起病急有相应症状;慢性胃炎常见病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多数无症状;胃溃疡主要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致溃疡多在胃角和胃窦小弯,有周期性节律性疼痛;十二指肠溃疡由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致溃疡多在十二指肠球部,有空腹及夜间痛;胃息肉分增生性和腺瘤性等,多数无症状;胃肿瘤有良性和恶性,良性生长缓慢症状不明显,恶性主要是胃癌与多种因素有关,早期多无症状,进展期有相应症状。
一、胃炎
1.急性胃炎:多由应激(如严重创伤、大手术、严重感染等)、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酒精、创伤和物理因素(如胃镜检查等)、十二指肠-胃反流、感染等引起,起病急,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等,胃镜下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生活不规律、有不良用药习惯或接触应激因素者易患,病史方面有明确的应激事件、用药史等可能诱发。
2.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最常见病因,此外还与自身免疫、十二指肠-胃反流、长期饮酒、吸烟、滥用药物等有关,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饱胀、钝痛等,胃镜下可见胃黏膜色泽不均、颗粒状增殖等。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可能,长期不良生活方式者风险较高,病史中可能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史等。
二、胃溃疡
1.病因: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多、非甾体类抗炎药使用等有关,溃疡多发生在胃角和胃窦小弯,典型症状为周期性上腹部疼痛,呈节律性,进食后疼痛可能加重等,胃镜可明确诊断。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史、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情况者易患,病史中有相关病因接触史。
三、十二指肠溃疡
1.病因:主要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多等引起,溃疡多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典型症状为空腹疼痛、夜间痛,进食后缓解,胃镜可确诊。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可能,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史、胃酸分泌过多相关因素者易患,病史中有相关病因接触史。
四、胃息肉
1.分类及病因:分为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增生性息肉可能与炎症刺激等有关,腺瘤性息肉有一定癌变倾向,与遗传、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可能相关,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可出现上腹部不适、腹胀等,胃镜检查可发现并取组织活检。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有相关病因接触史者易患,病史中可能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史等。
五、胃肿瘤
1.良性肿瘤:如胃腺瘤、胃平滑肌瘤等,一般生长缓慢,症状不明显,多在胃镜检查时发现,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局部黏膜异常增生等有关。
2.恶性肿瘤:主要是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因素、长期食用腌制食品、吸烟、饮酒等有关,早期多无明显症状,进展期可出现上腹痛、消瘦、呕血、黑便等,胃镜结合病理活检可确诊。各年龄段均可能发病,有上述高危因素者风险较高,病史中如有家族肿瘤史、长期不良生活方式等需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