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咳嗽属慢性咳嗽特定类型与个体过敏体质及接触过敏原相关,病因含过敏原因素(如花粉、尘螨等)和遗传因素,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干咳等及伴随过敏症状,诊断靠病史采集及过敏原检测等辅助检查,治疗有非药物干预避免接触过敏原等和药物治疗,儿童需优先非药物干预并谨慎用药,孕妇用药需谨慎,老年人用药要关注相互作用并注重环境控制。
一、定义
过敏性咳嗽属于慢性咳嗽的一种特定类型,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引发的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发病与个体的过敏体质及接触过敏原密切相关。
二、病因
1.过敏原因素:常见过敏原包括花粉(如春季的蒿草花粉、秋季的豚草花粉等)、尘螨(主要存在于家居灰尘中)、宠物毛发皮屑、霉菌孢子等,接触此类过敏原可触发机体免疫反应导致咳嗽发作。2.遗传因素:具有过敏体质的家族史人群,患过敏性咳嗽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遗传因素会影响机体的免疫调节机制,使个体更易对过敏原产生过度免疫应答。
三、临床表现
1.咳嗽特点:多为刺激性干咳,咳嗽无痰或仅有少量白痰,咳嗽症状常于接触过敏原后即刻或数小时内出现,夜间及清晨咳嗽相对更为明显。2.伴随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其他过敏相关表现,如鼻塞、流涕、打喷嚏、眼痒、皮肤瘙痒等,婴幼儿可能表现为揉眼、揉鼻等动作。
四、诊断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咳嗽的发作情况,包括与接触过敏原的关联、发作时间规律(如夜间/清晨多发)、既往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等。2.辅助检查:
过敏原检测: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检测患者对常见过敏原的敏感性,或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明确具体过敏原。
肺功能检查:如支气管激发试验等,有助于评估气道反应性,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气道高反应性。
五、治疗
1.非药物干预:
避免接触过敏原:对于已明确的过敏原,应尽量避免接触,如花粉季节减少外出、保持室内尘螨防护(使用防尘螨床品、定期清洁家居等)、避免接触宠物等。
环境控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通风良好,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中的过敏原颗粒,降低咳嗽发作风险。2.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等)、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等),此类药物通过抑制过敏反应相关的炎症介质发挥作用,缓解咳嗽症状,用药需遵循医生指导。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过敏性咳嗽需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如严格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家长应加强家居环境管理。用药时需谨慎选择儿童适用剂型,避免使用不适合低龄儿童的药物,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安全原则。2.孕妇:孕妇患过敏性咳嗽时,用药需格外谨慎,应在医生评估后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避免自行盲目用药,同时通过调整生活环境等非药物方式辅助控制症状。3.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使用药物时需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同时注重环境控制以减少过敏原接触,降低咳嗽发作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