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症状,疼痛性质有隐痛、胀痛、刺痛、绞痛等,部位多在上腹部但不同病因有差异,伴随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反酸烧心、食欲不振、饱胀感等,不同人群胃痛表现不同,特殊人群如孕妇需谨慎处理。
疼痛的性质与程度
隐痛:疼痛程度较轻,呈隐隐作痛的感觉,可能是由于胃部黏膜轻度受损或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例如慢性胃炎患者可能会经常出现这种隐痛症状,其疼痛程度一般可以忍受,但会持续较长时间。
胀痛:感觉胃部胀满,同时伴有疼痛,多与胃肠蠕动功能紊乱、气体积聚在胃内等因素有关,如消化不良时,食物在胃内不能及时消化排空,就可能出现胃脘部胀痛的情况。
刺痛:疼痛较为尖锐,如针刺一般,可能是胃部受到某些刺激,导致局部神经受到较强烈刺激引发,比如胃部有溃疡病灶时,可能会出现偶尔的刺痛感。
绞痛:疼痛剧烈,呈阵发性发作,像绞拧一样,常见于胃痉挛的情况,比如腹部受凉、进食过多生冷食物等刺激胃部平滑肌,导致胃痉挛发作时,就会出现剧烈的绞痛症状。
疼痛的部位
一般来说,胃痛的部位多在上腹部,大致位于胸骨剑突下至脐以上的区域。但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痛,疼痛部位可能会有一定差异,比如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疼痛,多位于上腹部偏右的位置,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往往在空腹时疼痛明显,进食后可缓解;而胃溃疡引起的疼痛多位于上腹部偏左的位置,疼痛时间与进食有一定关系,常在进食后不久出现。
伴随症状
恶心、呕吐:当胃痛较为剧烈时,常可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比如急性胃炎患者,除了胃痛外,往往会出现恶心、呕吐,吐出胃内的内容物等表现。
反酸、烧心:胃酸分泌过多时,可出现反酸现象,即胃内酸性内容物反流至口腔,同时伴有烧心感,也就是胸骨后有灼热样的感觉,常见于胃食管反流病、胃溃疡等患者,由于胃酸刺激食管黏膜等,导致出现反酸、烧心与胃痛相伴的情况。
食欲不振:胃痛会影响胃部的消化功能,导致患者食欲下降,不想进食,长期如此可能会引起体重减轻等情况,尤其是慢性胃炎、胃癌等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食欲不振表现。
饱胀感:即使进食很少量的食物,也会感觉胃部饱胀不适,比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除了胃痛外,常常有早饱、餐后饱胀感等症状。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胃痛的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儿童胃痛可能与饮食不规律、感染等因素有关,表现可能相对不太典型;女性在生理期前后,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影响胃部,使胃痛症状有所变化;长期有不良生活方式如经常熬夜、暴饮暴食、吸烟酗酒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胃痛且症状可能相对较重;有既往胃部疾病史如胃溃疡、胃炎等的患者,胃痛可能会反复出现,且症状特点可能与既往疾病发作时相似。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出现胃痛,需要格外谨慎,因为很多药物不能随意使用,要先排查是否是生理性因素导致,如子宫增大压迫胃部等,若为病理性因素引起,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处理,以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