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流产是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及阵发性下腹痛等,原因包括胚胎、母体、父亲及环境因素,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激素测定诊断,对不同人群有影响及注意事项,处理包括一般处理和保胎治疗,若病情发展可能需终止妊娠。
一、先兆流产的定义
先兆流产是指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常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随后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
二、主要表现
1.阴道流血:出血量一般较少,少于月经量,流血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2.腹痛:下腹部出现阵发性疼痛或腰背部胀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
三、发生原因
1.胚胎因素:胚胎染色体异常是早期流产最常见的原因,约占50%-60%。
2.母体因素
全身性疾病:孕妇患有严重感染、高热疾病、严重贫血、心力衰竭等全身性疾病时,可导致子宫收缩而引起流产。例如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影响胚胎发育导致流产。
生殖器官异常:子宫畸形(如纵隔子宫、双角子宫等)、宫腔粘连等可影响胚胎着床和发育,从而引发先兆流产。
内分泌异常:黄体功能不全是常见的内分泌因素,可导致孕激素分泌不足,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和胚胎着床,进而引起先兆流产;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等也与先兆流产的发生相关。
免疫功能异常:孕妇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如存在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可导致胎盘血管血栓形成,影响胚胎供血供氧,引发先兆流产。
3.父亲因素:精子染色体异常可增加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几率,从而导致先兆流产。
4.环境因素:过多接触放射线和化学物质(如甲醛、苯等)可增加先兆流产的发生风险。
四、诊断方法
1.妇科检查:查看宫颈是否扩张,羊膜囊是否突出等情况,同时了解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是否相符。
2.超声检查:通过超声可以观察胚胎的发育情况,如胎芽、胎心搏动等,还能判断是否有宫腔积液等异常情况。一般在孕早期通过超声检查来评估胚胎状况。
3.激素测定:检测孕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激素水平,若激素水平低于正常妊娠相应孕周的水平,提示可能有先兆流产的风险。
五、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1.育龄女性:一旦出现先兆流产相关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在备孕及孕期应尽量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
2.有不良孕史人群:再次妊娠时更应密切关注自身状况,早期进行产检,加强监测,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高龄孕妇:高龄孕妇发生先兆流产的风险相对较高,孕期应更加重视产检,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各项检查,如早期的唐筛、无创DNA或羊水穿刺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胚胎异常情况。
六、处理原则
1.一般处理:孕妇需要适当休息,禁止性生活,保持心情舒畅。
2.保胎治疗:根据具体病因进行相应处理,如黄体功能不全者可补充孕激素等(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但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阴道流血增多、腹痛加剧,可能发展为难免流产,此时应及时终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