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需进行一般支持性措施即保证充足休息、调控室内环境及增加水分摄入,病因相关管理包括病毒感染对症治疗、细菌感染评估用药及排查基础疾病并干预,特殊人群中儿童要加强护理、老人防并发症及监测、基础病患者需稳定基础病。
一、一般支持性措施
1.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时间,成年人每日建议7~9小时睡眠,儿童及老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延长休息时间,充足休息有助于机体免疫系统恢复,应对连续上呼吸道感染带来的身体消耗。
2.环境调控: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数次,每次15~30分钟,维持室内温度在20~25℃、相对湿度40%~60%,适宜的环境利于减轻呼吸道不适症状。
3.增加水分摄入: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可根据体重计算,一般成年人每千克体重需摄入30~40毫升水,儿童按每千克体重40~50毫升水补充,充足水分可稀释痰液,促进机体代谢废物排出。
二、病因相关管理
1.病毒感染应对:多数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如鼻病毒、冠状病毒等,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若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可通过物理降温(如额头贴退热贴)缓解,需避免不恰当使用退热药物,尤其低龄儿童应谨慎用药。
2.细菌感染评估:若连续上呼吸道感染怀疑合并细菌感染,如出现脓痰、高热持续不退等情况,需由医生结合血常规等检查评估后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避免自行盲目用药。
3.基础疾病排查与干预:对于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个体,需排查是否存在基础疾病,如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慢性鼻窦炎等。若存在免疫功能低下,需在医生指导下评估是否需调整免疫相关治疗;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滋生,可能加重上呼吸道感染情况;慢性鼻窦炎患者需针对鼻窦炎症进行规范治疗,减少反复感染诱因。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群体: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连续上呼吸道感染时更需加强护理。要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保持口腔清洁,年龄较小的儿童可适当增加喂奶或喂水频次。同时,密切观察儿童精神状态、体温及呼吸道症状变化,若出现呼吸急促、持续高热不退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优先选择儿童专用剂型药物,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成人药物。
2.老年人群体: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连续上呼吸道感染可能引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需关注老年人营养状况,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摄入,维持机体抵抗力。注意监测老年人体温、咳嗽咳痰等情况,由于老年人对发热等症状反应可能不敏感,更需细致观察,必要时及时送医进行相关检查及治疗。
3.基础疾病患者:患有糖尿病、哮喘、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连续上呼吸道感染时易导致基础疾病加重。糖尿病患者需严格遵循糖尿病饮食及血糖监测方案,确保血糖稳定;哮喘患者要密切关注哮喘症状变化,按需使用控制哮喘的药物;心脏病患者需注意心悸、胸闷等症状,必要时调整心脏相关药物使用,并及时与医生沟通上呼吸道感染情况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