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致静息下不能维持足够气体交换引发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及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的综合征,依动脉血气分Ⅰ型(仅低氧血症)和Ⅱ型(低氧伴高碳酸血症);症状有呼吸困难(最早出现,表现为频率深度节律改变)、发绀(缺氧典型表现,不同人群有差异)、精神神经症状(急慢性缺氧表现不同,合并二氧化碳潴留可致嗜睡等及肺性脑病)、循环系统症状(早期血压升高等,严重时血压降等)、其他系统症状(消化、泌尿等异常);体征有呼吸运动改变、肺部啰音等;儿童易现呼吸急促三凹征且病情变化快,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被基础病掩盖,有基础肺部疾病者原有症状加重且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
一、呼吸衰竭的定义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静息状态下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进而引起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及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依据动脉血气分析可分为Ⅰ型呼吸衰竭(仅有低氧血症,PaO<60mmHg,PaCO正常或降低)和Ⅱ型呼吸衰竭(既有低氧血症,PaO<60mmHg,又伴有高碳酸血症,PaCO>50mmHg)。
二、呼吸衰竭的表现
(一)症状表现
1.呼吸困难:为呼吸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患者可表现为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的改变。例如,急性呼吸衰竭时呼吸可增快,慢性呼吸衰竭合并二氧化碳潴留时,呼吸可变浅慢或出现潮式呼吸等。
2.发绀:是缺氧的典型表现,当动脉血氧饱和度(SaO)低于90%时,可在口唇、甲床等部位出现发绀。但需注意,重度贫血患者SaO低于90%时,发绀可能不明显;而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即使SaO>90%,也可能出现发绀。
3.精神神经症状:急性缺氧可迅速出现精神错乱、躁狂、昏迷、抽搐等;慢性缺氧多表现为智力或定向功能障碍。若合并二氧化碳潴留,可出现嗜睡、淡漠、扑翼样震颤等,严重时可引发肺性脑病,导致昏迷等。
4.循环系统症状:早期可出现血压升高、心动过速,严重缺氧、酸中毒时可引起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5.其他系统症状:消化系统可出现肝功能异常、消化道出血等;泌尿系统可出现蛋白尿、红细胞尿等。
(二)体征表现
呼吸衰竭患者可能有呼吸运动改变,如呼吸浅快或慢而不规则;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等,若合并气胸、胸腔积液等情况,还可能出现相应的体征改变,如气管偏移、呼吸音减弱等。
(三)不同人群的表现差异
儿童:儿童呼吸衰竭时更易出现呼吸急促、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等,由于儿童呼吸代偿能力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更为迅速,需密切关注。
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呼吸衰竭时症状可能不典型,易被基础疾病掩盖,需注重对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监测。
有基础肺部疾病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时,原有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可加重,且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等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