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积水原因有心血管疾病相关(如心衰、缩窄性心包炎)、感染性疾病(肺炎、肺结核等致炎症渗出)、肿瘤因素(肿瘤转移破坏胸膜或伴低蛋白血症)及其他如低蛋白血症、自身免疫病等,处理包括一般休息吸氧监测、针对病因治疗(心衰抗心衰、感染病抗感染或抗结核、肿瘤手术化疗放疗等)、积水量大时胸腔穿刺引流,特殊人群中儿童需谨慎明确病因用儿童适用药且穿刺轻柔观察,老年人需综合评估器官功能选影响小方案,妊娠期女性要权衡治疗对胎儿影响选对胎儿影响小方式及评估穿刺安全。
一、肺积水的原因
1.心血管疾病相关:心力衰竭是常见原因,尤其是左心衰竭时,心脏泵血功能减退,肺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肺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升高,液体漏出到肺泡及间质形成肺积水;此外,缩窄性心包炎等也可因影响心脏正常舒张功能,引发肺积水。
2.感染性疾病:肺炎、肺结核等感染性疾病可致肺部炎症反应,炎症刺激使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形成肺积水;如结核杆菌感染累及胸膜时,可引起结核性胸膜炎,进而产生胸腔积液(肺积水的一种表现形式)。
3.肿瘤因素:肺癌等恶性肿瘤转移累及胸膜时,可破坏胸膜血管结构,导致液体渗出;同时,恶性肿瘤患者常伴有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引发漏出性肺积水。
4.其他原因:低蛋白血症(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导致白蛋白合成减少或丢失过多)可使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液体从血管内渗出至胸腔;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累及胸膜出现炎症性渗出,引发肺积水。
二、肺积水的处理
1.一般处理:患者需休息,减少体力活动以减轻心脏负担(针对心源性肺积水);给予吸氧,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
2.针对病因治疗:
心血管疾病所致:若为心力衰竭引起,需进行抗心衰治疗,如使用利尿剂(具体药物遵医嘱)减轻心脏负荷等;
感染性疾病所致:肺炎引起者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用相应抗感染药物治疗,肺结核导致者则需规范抗结核治疗;
肿瘤所致:肺癌等恶性肿瘤引起的肺积水,需根据肿瘤分期及类型采取手术、化疗、放疗等抗肿瘤相关治疗措施。
3.胸腔穿刺引流:对于肺积水量较大,引起明显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的患者,可通过胸腔穿刺抽取积液,快速缓解症状,但需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并发症。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肺积水需谨慎明确病因,如考虑感染性因素时,应选用儿童适用的抗感染药物,且胸腔穿刺操作需轻柔,避免对儿童造成额外损伤,同时密切观察儿童呼吸、面色等变化。
老年人:老年人肺积水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处理时需综合评估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选择对脏器功能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例如利尿剂使用需注意监测电解质变化,防止出现电解质紊乱。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肺积水需权衡治疗对胎儿的影响,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式,如感染性肺积水尽量选用对胎儿无明显致畸等不良影响的抗感染药物,胸腔穿刺等操作需充分评估妊娠周期及胎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