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囊肿是皮肤或皮下组织内由皮肤附件结构异常等形成的囊性肿物有表皮样、皮样等类型表现为皮下可触及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质地中等活动度较好的肿物靠体格检查等诊断较小无症状可定期观察较大等情况多手术切除疖肿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细菌性化脓性炎症由细菌侵入引发初期有红、肿、热、痛小结节后顶部现脓点靠典型临床表现诊断早期可局部热敷等有脓头时消毒切开排脓特殊人群中儿童患疖肿需避免挤压皮下囊肿有增大趋势及时就医老人愈合慢需注重护理疖肿密切观察糖尿病患者首要严格控血糖后局部处理。
一、皮下囊肿
(一)定义与分类
皮下囊肿是皮肤或皮下组织内的囊性肿物,由皮肤附件结构异常等原因形成,常见类型有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等。表皮样囊肿多因皮肤损伤后表皮细胞植入皮下生长所致;皮样囊肿则与胚胎发育时期上皮细胞残留有关。
(二)临床表现
通常表现为皮下可触及圆形或椭圆形肿物,边界清晰,质地中等,活动度较好,一般无明显疼痛等不适症状,但若继发感染可出现红肿、疼痛加剧等表现。
(三)诊断方法
主要依靠体格检查,通过触诊了解肿物位置、大小等情况,必要时结合超声检查,超声可清晰显示囊肿的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关系,辅助明确诊断。
(四)治疗原则
较小且无症状的皮下囊肿可定期观察;对于较大、有压迫症状或影响美观、继发感染的皮下囊肿,多采取手术切除治疗。
二、疖肿
(一)定义与病因
疖肿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细菌性化脓性炎症,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多因皮肤卫生状况差、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导致细菌侵入毛囊及周围组织引发感染。
(二)临床表现
初期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的小结节,逐渐肿大,数日后结节顶部出现黄白色脓点,随后脓点破溃排出脓液。
(三)诊断方法
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进行诊断,一般通过视诊即可初步判断,若需排除其他感染性疾病可结合血常规等检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等感染指标异常。
(四)治疗原则
早期可采用局部热敷促进炎症消退,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等;当疖肿出现脓头时,可在消毒后小心切开排脓;同时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增强机体抵抗力,如合理作息、均衡饮食等。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患疖肿时需特别注意避免挤压,因儿童皮肤娇嫩、抵抗力相对较弱,挤压易导致感染扩散,引发更严重的蜂窝织炎等并发症;对于皮下囊肿,若儿童期发现有增大趋势等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手术干预。
(二)老年人
老年人皮下囊肿或疖肿愈合相对较慢,需更加注重局部皮肤清洁护理,防止感染加重;疖肿治疗时要密切观察局部恢复情况,必要时延长抗感染观察时间;皮下囊肿手术切除后需加强营养支持,促进创口愈合。
(三)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较高,易并发感染且感染不易控制,因此在处理皮下囊肿或疖肿时,首要需严格控制血糖,在血糖稳定基础上进行局部处理,疖肿治疗中要警惕感染扩散,皮下囊肿手术前后需加强血糖监测及感染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