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皮炎是常见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病因包括神经精神因素、局部刺激及胃肠道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等其他因素,临床表现有皮肤苔藓样变、瘙痒呈阵发性且夜间明显及好发于颈部等部位,各年龄段均可发病青壮年多见无明显性别差异,不良生活方式等为高危人群,诊断依据典型表现结合病史,需与慢性湿疹等病鉴别,治疗有非药物干预如避免刺激等及药物治疗用糖皮质激素等需遵医嘱。
一、定义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
二、病因
1.神经精神因素:长期焦虑、紧张、情绪波动、睡眠不佳等可诱发或加重神经性皮炎,此类因素会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影响皮肤的屏障功能及免疫反应。
2.局部刺激:搔抓、摩擦、日光照射、多汗等局部刺激可促使病情发生发展,反复搔抓会形成“瘙痒-搔抓-加重”的恶性循环。
3.其他因素:胃肠道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如更年期女性)等也可能与神经性皮炎的发生相关。
三、临床表现
1.皮肤表现:典型表现为皮肤苔藓样变,患处皮肤增厚、粗糙,纹理加深,皮嵴隆起,皮沟加深,呈多角形扁平丘疹融合成片,边界清楚。
2.瘙痒症状:瘙痒呈阵发性发作,程度剧烈,夜间往往更为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和生活质量。
3.好发部位:常见于颈部、肘部、腰骶部、眼睑、会阴等部位,不同部位的皮损表现可能略有差异,但均符合上述苔藓样变及瘙痒特点。
四、人群相关因素影响
1.年龄:各年龄段均可发病,青壮年多见,儿童相对较少,但也有发生的可能,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避免过度搔抓,防止皮肤损伤加重病情。
2.性别:无明显性别差异,各年龄段男女发病概率相近。
3.生活方式:长期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反复搔抓皮肤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患病风险或导致病情反复。例如,长期熬夜、精神高度紧张的人群,神经性皮炎的发生率可能更高。
4.病史:有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史(如焦虑症、抑郁症等)、皮肤反复搔抓史的人群,属于神经性皮炎的高危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五、诊断与鉴别
1.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皮肤苔藓样变表现及瘙痒症状,结合病史进行诊断。必要时可通过皮肤活检等检查排除其他类似皮肤疾病。
2.鉴别诊断:需与慢性湿疹、银屑病、扁平苔藓等疾病相鉴别。慢性湿疹多有渗出倾向,初期表现为红斑、丘疹等多形性皮损;银屑病有典型的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扁平苔藓皮损为多角形紫红色扁平丘疹,Wickham纹阳性等,通过这些特征可进行鉴别。
六、治疗原则
1.非药物干预:避免搔抓、摩擦等刺激,保持皮肤清洁,调整生活作息,减轻精神压力,改善睡眠等,这是预防和控制神经性皮炎的基础措施。例如,通过冥想、适当运动等方式缓解精神紧张。
2.药物治疗: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控制炎症、缓解瘙痒,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尤其要注意低龄儿童用药的谨慎性,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来保障患儿安全,避免因不当用药对儿童皮肤和身体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