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主要分为COPD相关肺气肿(多由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慢性刺激引起)和α-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肺气肿(与遗传因素相关);诊断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检查;治疗稳定期包括戒烟、康复治疗、药物治疗(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补充α-抗胰蛋白酶等),急性加重期需控制感染、氧疗、机械通气;特殊人群儿童需关注遗传史等,老年用药谨慎等,妊娠期权衡药物对胎儿影响;预防要避免有害暴露、接种疫苗、高危人群定期监测肺功能。
一、定义与分类
肺气肿是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主要分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肺气肿、α-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肺气肿等。COPD相关肺气肿多由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慢性刺激引起;α-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肺气肿与遗传因素相关。
二、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关注长期吸烟史、反复咳嗽咳痰、进行性气短等症状及家族遗传史(如α-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肺气肿家族史)。
2.体格检查:可见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呼吸音减弱等体征。
3.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显示肺野透亮度增加、肋间隙增宽等;胸部CT可更清晰呈现肺气肿范围与程度。
4.肺功能检查:FEV/FVC<70%是诊断COPD的关键指标,也是评估肺气肿严重程度的重要依据,同时可反映气流受限程度。
三、治疗措施
(一)稳定期治疗
1.戒烟:是延缓病情进展的首要措施,可显著降低肺气肿恶化风险。
2.康复治疗:包括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有助于改善呼吸肌功能与通气效率。
3.药物治疗:
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可缓解气流受限;
糖皮质激素:重度且反复急性加重的COPD患者可使用,如布地奈德等,但需权衡用药风险与获益;
对于α-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肺气肿,可考虑补充α-抗胰蛋白酶。
(二)急性加重期治疗
1.控制感染:根据病原菌类型选用合适抗生素,如细菌感染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
2.氧疗:存在缺氧时给予低流量吸氧(1-2L/min)纠正缺氧状态。
3.机械通气:病情严重出现呼吸衰竭时,可能需机械通气支持。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肺气肿多与先天性α-抗胰蛋白酶缺乏相关,需关注家族遗传史,及时进行基因检测明确病因,康复训练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运动加重呼吸负担。
2.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用药需谨慎,避免使用可能抑制呼吸中枢的药物,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密切监测心、肺功能变化。
3.妊娠期患者:需权衡治疗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案,定期监测母胎情况,如出现病情加重需及时评估与处理。
五、预防措施
1.避免有害暴露:戒烟,减少空气污染、职业粉尘等有害颗粒与气体接触。
2.接种疫苗:定期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降低呼吸道感染引发肺气肿急性加重的风险。
3.定期监测: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有家族遗传史者)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