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紫癜多见于青春期女性,发病可与生理特点相关,有诱因但关联不紧密;临床表现为下肢伸侧对称分布针尖至米粒大小、不高出皮肤、按压不褪色的紫癜,病程自限且易反复、全身症状不明显;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均正常;需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鉴别,综合多方面情况确定是否为单纯性紫癜,要考虑不同因素对病情影响。
一、病史采集
1.发病年龄与性别:单纯性紫癜多见于女性,尤其常见于青春期女性。这可能与女性的生理特点,如月经周期等因素有关。在青春期女性中,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对血管通透性等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增加发病风险。
2.诱因情况:了解是否有明确诱因,比如是否有轻微外伤、感染、剧烈运动等情况。部分患者可能在上述诱因下出现皮肤紫癜,但紫癜程度相对较轻,与诱因的关联可能不太紧密,不过这对判断病情有一定参考价值。
二、临床表现观察
1.紫癜特点:单纯性紫癜的紫癜通常为针尖至米粒大小的瘀点、瘀斑,好发于下肢,尤其是小腿伸侧。紫癜一般对称分布,不高出皮肤表面,按压不褪色。与其他紫癜性疾病相比,其紫癜的形态、大小和分布有相对特定的特点。例如,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比,单纯性紫癜的血小板计数通常正常,紫癜表现也有差异。
2.病程特点:病情具有自限性,紫癜可自行消退,消退后可能会有轻度色素沉着,然后逐渐恢复正常肤色。而且病情容易反复,在一些诱因再次作用时可能会再次出现紫癜,但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发热、关节痛、腹痛等其他系统症状。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正常。这是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鉴别的重要依据,因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会有血小板计数的异常降低。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初步排除因血小板数量异常导致的紫癜情况。
2.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等均正常。这说明患者的凝血机制没有问题,排除了因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导致的紫癜情况,如血友病等疾病可通过凝血功能检查发现异常。
3.毛细血管脆性试验:一般为阴性。单纯性紫癜患者的毛细血管脆性通常是正常的,而某些血管因素导致的紫癜可能会出现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通过该检查可以进一步辅助判断是否为单纯性紫癜。
四、鉴别诊断
1.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鉴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除了有皮肤紫癜外,还会有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皮肤紫癜可呈针尖样、瘀斑等多种形态,且紫癜分布无特定偏好,同时可能伴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而单纯性紫癜血小板计数正常,可通过血常规等检查明确区分。
2.与过敏性紫癜鉴别:过敏性紫癜多有明确诱因,如接触过敏原等,除皮肤紫癜外,还常伴有腹痛、关节痛、血尿等症状,紫癜多见于下肢伸侧及臀部,可高出皮肤表面,压之褪色不明显等特点。而单纯性紫癜一般无上述系统症状,紫癜形态等也有差异,可通过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进行鉴别。
通过以上病史采集、临床表现观察、实验室检查以及与其他紫癜性疾病的鉴别诊断,综合多方面情况来确定是否为单纯性紫癜。在整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对病情的影响,例如青春期女性更易患单纯性紫癜,在诊断时需重点关注该人群的相关表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