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分急性与慢性,急性胰腺炎有突然发作的剧烈腹痛(多在中上腹或左上腹,向腰背部带状放射,进食后加重,轻症1-2天缓解,重症持续久)、恶心呕吐(频繁,呕吐后腹痛无明显缓解)、多数中度发热(持续3-5天,持续不退需警惕继发感染)、少数出现黄疸(多因胆总管结石或胰头压迫)、重症可现低血压或休克;轻症经禁食等一般1-2周恢复,重症治疗周期长需住重症监护病房等;慢性胰腺炎有反复发作上腹痛(可放射至背部,进食后加重,患者常屈膝体位缓解)、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表现(食欲不振、脂肪泻、体重减轻等)、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表现(糖尿病相关症状),需长期管理;儿童胰腺炎多与暴饮暴食、遗传等有关,发病需严格禁食,监测水电解质平衡;老年胰腺炎常合并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基础病,治疗需监测心肾功能,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及饮食兼顾营养与基础病控制。
一、胰腺炎的症状
(一)急性胰腺炎症状
1.腹痛:多为突然发作的剧烈腹痛,常位于中上腹或左上腹,疼痛可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弯腰抱膝位可稍缓解,进食后加重,轻症患者腹痛1-2天可缓解,重症患者腹痛持续时间较长。
2.恶心、呕吐:呕吐频繁,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无明显缓解。
3.发热:多数患者有中度发热,一般持续3-5天,若发热持续不退或体温升高,需警惕继发感染。
4.黄疸: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多为胆总管结石或肿大胰头压迫胆总管所致。
5.低血压或休克:重症胰腺炎患者可出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甚至休克,与有效血容量不足、胰腺坏死释放心肌抑制因子等有关。
(二)慢性胰腺炎症状
1.腹痛: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钝痛或剧痛,可放射至背部,进食后加重,患者常采取屈膝体位缓解疼痛。
2.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表现:因胰腺外分泌功能减退,出现食欲不振、脂肪泻(粪便色浅、量多、有油滴)、体重减轻等,与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减少,影响食物消化吸收有关。
3.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糖尿病相关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因胰腺β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
二、胰腺炎的治疗周期
(一)急性胰腺炎
1.轻症急性胰腺炎:经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抑制胰腺分泌(如使用[抑制胰腺分泌药物1]等)、抗感染等治疗,一般1-2周可恢复。
2.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周期较长,常需入住重症监护病房,除上述基础治疗外,还需进行营养支持(如肠内或肠外营养)、防治感染、处理并发症等,治疗周期可能为数周甚至数月,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胰腺坏死、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治疗周期会相应延长。
(二)慢性胰腺炎
治疗周期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及并发症情况,需长期管理,通过调整饮食(如低脂肪、高蛋白饮食)、补充胰酶制剂改善消化功能、控制糖尿病等并发症,治疗周期较长,需患者长期配合治疗与随访。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胰腺炎
儿童胰腺炎多与暴饮暴食、遗传因素(如囊性纤维化)等有关,发病时需严格禁食,密切监测水电解质平衡,因儿童脏器功能发育不全,治疗中需更谨慎评估药物使用及液体管理,避免出现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二)老年胰腺炎
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胰腺炎发病时易加重基础疾病,治疗中需密切监测心肾功能,注意药物间相互作用,饮食管理需兼顾营养支持与基础疾病控制,如糖尿病患者需注意低糖饮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