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持续状态需从多方面进行处理,首先要立即脱离诱因并保持气道通畅;药物治疗包括使用短效β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糖皮质激素等;根据血氧饱和度进行氧疗;监测生命体征和动脉血气分析;不同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病情稳定后要评估并预防复发,包括全面评估制定长期方案、指导患者避免诱因、规律用药和定期复诊以减少复发。
一、急救措施
1.立即脱离诱因:迅速让患者脱离可能引发哮喘持续状态的过敏原、刺激物等诱因环境,如避免接触花粉、烟雾等。
2.保持气道通畅: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或坐位,必要时清除口腔和气道内分泌物,确保呼吸通道无阻。
二、药物治疗
1.短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通过吸入给药迅速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研究表明,此类药物能快速扩张支气管,有效减轻哮喘发作时的呼吸困难症状。
2.抗胆碱能药物:例如异丙托溴铵,可与β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增强支气管舒张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张力,从而舒张支气管。
3.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缓解哮喘持续状态的严重程度。大量临床研究证实,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气道炎症状态,降低哮喘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三、氧疗
根据患者血氧饱和度情况给予合适的氧疗,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3%-97%。对于轻度低氧血症患者,可采用鼻导管吸氧;若低氧血症较严重,则可能需要面罩吸氧等方式,确保患者有足够的氧气供应,改善缺氧状况。
四、监测与评估
1.生命体征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例如,呼吸频率过快或过慢、心率异常增快等都可能提示病情恶化。
2.动脉血气分析:定期进行动脉血气分析,了解患者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等情况,以评估患者的通气功能和酸碱平衡状态。如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可能提示患者存在呼吸衰竭等严重情况。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哮喘持续状态需格外谨慎处理。在药物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氧疗时要注意氧流量的控制,根据儿童年龄和体重调整合适的氧流量,确保安全有效吸氧。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呼吸情况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进行处理。
2.老年患者:老年哮喘持续状态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基础疾病的药物。监测生命体征时要更加细致,因为老年患者病情变化可能较为隐匿。氧疗时要注意避免氧中毒等不良反应,根据老年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氧疗方案。
3.妊娠期患者:妊娠期哮喘持续状态患者的治疗需权衡对胎儿和孕妇的影响。药物选择上要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如沙丁胺醇等相对安全的支气管舒张剂。在监测方面要更加关注胎儿的情况,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确保母婴安全。
六、后续处理与预防
1.病情稳定后的评估:当患者哮喘持续状态得到控制后,要对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肺功能检查等,以制定个体化的长期治疗方案。
2.预防复发:指导患者避免接触过敏原,规律使用控制药物,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定期复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以减少哮喘持续状态的复发。例如,让患者了解自己的过敏原并尽量避免接触,坚持长期规律用药等措施有助于预防哮喘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