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胃痛的常见原因有饮食因素(过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暴饮暴食)、胃部疾病(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精神心理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大);应对措施包括一般处理(休息、调整饮食)、针对疾病处理(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分别治疗),还有特殊人群(儿童、孕妇、老年人)注意事项,儿童要问饮食和误食情况、孕妇用药受限要及时就医、老年人防误诊要尽快就医排查严重疾病。
一、常见原因
1.饮食因素
过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例如大量食用辣椒、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受到损伤,引起突然胃痛。研究表明,长期高盐、高脂、辛辣饮食会增加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的发病风险,进而可能引发突然胃痛。
暴饮暴食: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食物,会使胃的负担加重,胃需要过度扩张来容纳食物,容易引起胃部肌肉痉挛,出现突然胃痛。
2.胃部疾病
胃炎:包括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急性发作。急性胃炎多由感染、药物、酒精等因素引起,胃黏膜急性炎症导致胃痛;慢性胃炎患者本身胃黏膜存在慢性炎症,当受到饮食、情绪等因素刺激时,容易突然发作胃痛。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常见病因之一,感染后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引发胃部不适和疼痛。
胃溃疡:胃溃疡的疼痛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部分患者可能会突然出现胃痛,多在进食后一段时间发作,疼痛性质可为胀痛、灼痛等。这是因为胃酸分泌刺激溃疡面,导致胃黏膜受到损伤而引发疼痛。
十二指肠溃疡:疼痛特点多为空腹痛,即空腹时疼痛明显,也可能突然发作,进食后可缓解。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胃十二指肠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侵蚀,当胃酸分泌增多时就会引起胃痛。
3.精神心理因素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这些不良情绪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胃肠蠕动和胃酸分泌失调,从而引发突然胃痛。比如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状态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胃部不适症状。
二、应对措施
1.一般处理
休息:立即停止当前活动,找一个舒适的位置休息,放松身体,减轻胃部的负担,有助于缓解胃痛。
调整饮食:如果是饮食因素引起的胃痛,可适量饮用温水,稀释胃内刺激性物质,但要避免大量饮水加重胃的负担。短时间内避免再次进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
2.针对疾病的处理
胃炎:如果考虑是胃炎引起的胃痛,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胃炎,需要进行规范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但具体药物需遵医嘱。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胃炎,可根据病情使用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缓解症状。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主要是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等治疗。例如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来减少胃酸分泌,从而减轻对溃疡面的刺激,但具体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突然胃痛可能与饮食不规律、误食异物等有关。如果是儿童,要特别注意询问近期饮食情况和有无误食情况。儿童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出现胃痛时更应谨慎处理,避免自行给儿童使用成人药物,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孕妇:孕妇突然胃痛需要格外谨慎,因为很多药物在孕期使用受限。首先要询问孕期情况、饮食等,可能的原因包括孕期激素变化导致的胃肠道功能改变等。要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胃痛原因,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方式处理。
老年人:老年人突然胃痛可能与多种慢性疾病相关,如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等。老年人对疼痛的感知可能不敏感,病情变化可能较快,所以老年人出现突然胃痛时应尽快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排除心肌梗死等严重疾病的可能,因为有时心肌梗死会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容易被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