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致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引发低氧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的综合征需让患及家属知发病机制诱因,症状有最早出现的呼吸困难、缺氧典型表现发绀及急慢性不同的精神神经症状,家庭护理需合理低流量持续吸氧、做好呼吸道管理,就医要明呼吸困难加重等紧急就医信号,康复注意饮食给高蛋白等易消化的、选适度运动如散步等、关注心理调适,特殊人群中儿童保持呼吸道通畅动作轻柔,老年用药谨慎监测生命体征注意保暖,基础病患者要规律用控病情药避诱因定期复诊。
一、呼吸衰竭基本概念阐释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致使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进而引发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需让患者及家属知晓其发病的相关机制及常见诱因等情况。
二、症状识别要点
1.呼吸困难:是呼吸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患者会感觉呼吸费力,可表现为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改变,如呼吸浅快或缓慢、节律不整等。
2.发绀:是缺氧的典型表现,可见口唇、甲床等部位呈现青紫色,需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不同程度发绀对应的可能病情状况。
3.精神神经症状:急性呼吸衰竭时,患者可能迅速出现精神错乱、狂躁、昏迷、抽搐等;慢性呼吸衰竭时,患者可先有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障碍,逐渐出现嗜睡、神志恍惚等。
三、家庭护理关键
1.合理用氧指导:一般呼吸衰竭患者采用低流量(1-2L/min)持续吸氧,需向患者及家属强调高浓度吸氧可能会抑制呼吸中枢,加重二氧化碳潴留,要严格按照正确的用氧方式操作,比如使用合适的吸氧设备并保持管道通畅等。
2.呼吸道管理:鼓励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指导患者取适当体位,如坐位或半卧位,进行深呼吸后用力咳嗽;对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遵医嘱进行雾化吸入等辅助排痰措施,帮助保持呼吸道通畅。
四、就医指导要点
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较前明显加重、意识状态发生改变(如由清醒变得嗜睡、昏迷等)、口唇发绀程度加重等情况时,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让患者及家属清楚知晓这些需要紧急就医的信号,以便能及时得到救治。
五、康复注意事项
1.饮食方面: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饮食,保证营养摄入,比如可适当多吃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增强机体抵抗力,满足呼吸衰竭患者康复期的营养需求。
2.运动康复:根据患者自身身体状况选择适度运动,如病情稳定时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运动强度以患者不感到明显气促为宜,逐步增加活动量,促进肺功能恢复,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呼吸负担加重。
3.心理调适:呼吸衰竭患者因长期患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家属要多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通过听音乐、与他人交流等方式缓解不良情绪,营造良好的心理康复环境。
六、特殊人群关怀
1.儿童呼吸衰竭:小儿气道较狭窄,在保持呼吸道通畅时动作需轻柔,避免造成气道损伤,家人要密切观察儿童呼吸频率、胸廓起伏等情况,严格遵循儿科呼吸衰竭护理原则,如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等。
2.老年呼吸衰竭:老年人机体各器官功能衰退,用药需更加谨慎,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如呼吸、心率、血压等,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等诱发呼吸衰竭加重的因素,家属要协助做好日常护理及病情监测。
3.有基础疾病患者:如本身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要强调规律使用控制病情的药物,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诱发因素,定期复诊评估肺功能等情况,严格按照基础疾病管理要求来预防呼吸衰竭的发生及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