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腮腺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慢性化脓性腮腺炎有局部症状(腮腺反复肿胀、导管口情况)和全身症状(一般较轻,急性发作时可有低热、乏力等),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口腔卫生维护、按摩腮腺、局部热敷、应用抗菌药物)和手术治疗(导管扩张术、腮腺切除术)。
一、慢性化脓性腮腺炎的症状
1.局部症状
腮腺反复肿胀:多为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受累。肿胀可轻可重,发作时腮腺区肿大,有轻微疼痛或胀痛,有的患者感觉腮腺区发胀、不适,进食时肿胀感加重。例如,部分患者在进食酸性食物后,由于唾液分泌增加,腮腺肿胀更为明显。对于儿童患者,可能因腮腺肿胀影响面部外观,家长容易察觉。在病史方面,如果患儿既往有类似反复发作的腮腺肿胀情况,需考虑慢性化脓性腮腺炎可能。从生活方式看,长期口腔卫生不良的儿童更易发生。
导管口情况:腮腺导管口轻度红肿,挤压腮腺时,可见导管口有混浊的黏液或脓性分泌物溢出。这是因为导管内有炎症,分泌物排出不畅所致。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患者由于表达能力有限,主要通过家长观察其腮腺区表现及导管口情况来发现问题。
2.全身症状:一般全身症状较轻,急性发作时可能出现低热、乏力等全身不适。但在一些身体抵抗力较弱的人群中,如老年人或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全身症状可能相对明显,如体温轻度升高、精神欠佳等。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其全身症状可能会受到基础疾病的影响,例如糖尿病患者可能因血糖控制不佳,感染不易控制,全身症状持续时间可能较长。
二、慢性化脓性腮腺炎的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口腔卫生维护:保持口腔清洁是重要的保守治疗措施。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辅助清洁工具,有助于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降低腮腺导管感染的风险。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应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因为儿童口腔卫生意识较弱,需要家长监督。例如,选择合适的儿童牙膏,每天早晚帮助儿童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
按摩腮腺:患者可自行按摩腮腺,从耳前向耳垂方向按摩,每天数次,每次数分钟,以帮助促进腮腺分泌物排出。这种方法对于促进腮腺导管内的分泌物排出有一定作用,尤其适用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在生活方式上,鼓励患者坚持进行腮腺按摩,可作为日常保健的一部分。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家属可协助进行按摩。
局部热敷:用温热的毛巾热敷腮腺区,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肿胀和疼痛。热敷时要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皮肤。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密切关注热敷温度,确保安全。在病史方面,如果患者有皮肤破损等情况,则不宜进行热敷。
应用抗菌药物:当有急性炎症表现时,可使用抗菌药物。但需根据病情合理选用,避免滥用。例如,可选用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但具体药物的选择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来确定。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抗生素的选择,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优先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抗生素。
2.手术治疗
导管扩张术:对于导管狭窄的患者,可采用导管扩张术。通过向导管内插入扩张器,扩张狭窄的导管,以促进分泌物排出。该手术适用于导管轻度狭窄的患者。在手术前,需要评估患者的病情,确定导管狭窄的程度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需要在合适的麻醉下进行,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耐受性等情况。
腮腺切除术:对于病变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腮腺切除术。但该手术创伤相对较大,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在决定是否进行腮腺切除术前,要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全身状况等多方面因素。例如,对于老年患者,要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全身情况,以确定是否能耐受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