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呼吸道感染是病程持续超三周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因有机体因素(免疫力低下人群、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异常)和环境因素(长期空气污染、吸烟等)常见类型包括慢性支气管炎等临床表现各有特点诊断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进行治疗分抗感染和对症支持特殊人群如儿童需关注病情非药物干预老年人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免疫力低下人群需提升免疫力。
一、定义
慢性呼吸道感染是指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程持续超过3周,因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减弱、机体免疫力低下及环境因素等综合作用导致病原体持续或反复侵袭呼吸道所致。
二、常见病因
(一)机体因素
1.免疫力低下人群:老年人、儿童及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基础疾病者,自身抵御病原体入侵的能力减弱,易发生慢性呼吸道感染。例如,老年人因脏器功能衰退,免疫细胞活性降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2.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异常:如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障碍、呼吸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降低等,使病原体易在呼吸道定植繁殖,引发慢性感染。
(二)环境因素
长期处于空气污染环境(如雾霾、工业废气等)、吸烟等,可损伤呼吸道黏膜,破坏其防御屏障,增加病原体感染机会,进而导致慢性呼吸道感染发生。
三、常见类型及临床表现
(一)常见类型
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窦炎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慢性肺炎等。
(二)临床表现
1.慢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咳嗽、咳痰,痰液多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清晨较多,伴有喘息者活动后喘息加重,寒冷季节或气温骤变时症状易加剧。2.慢性鼻窦炎合并下呼吸道感染:除鼻窦炎相关症状(如鼻塞、流涕、头痛)外,可出现咳嗽、咳痰等下呼吸道感染表现,且症状持续不缓解,可伴有低热等全身症状。
四、诊断方法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病程时长、症状特点(如咳嗽性质、咳痰颜色量、是否伴有喘息等)、既往健康状况及环境暴露史等。
(二)体格检查
听诊肺部了解呼吸音情况,如是否存在干湿啰音等;检查鼻窦部位,判断有无压痛等鼻窦炎相关体征。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可提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变化,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及感染类型。2.病原学检测:通过痰培养、咽拭子培养等明确病原体种类,如细菌培养可鉴定具体致病菌,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血清学检查可检测特异性抗体,辅助诊断病毒等感染。
(四)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有助于观察肺部病变情况,如慢性支气管炎可见肺纹理增粗、紊乱等;慢性肺炎可发现肺部炎症浸润、纤维化等改变。
五、治疗原则
(一)抗感染治疗
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选用合适抗感染药物,如细菌感染可选用相应抗生素,病毒感染则以对症支持为主(部分病毒感染有特定抗病毒药物时可选用)。
(二)对症支持治疗
进行止咳、祛痰、平喘等对症处理,缓解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等不适症状,同时注意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等。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生慢性呼吸道感染时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加强呼吸道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患儿水分摄入等),因儿童用药需谨慎,避免滥用药物,防止药物不良反应。
(二)老年人
常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治疗时需关注药物间相互作用,用药需更加谨慎,同时注重营养支持,通过合理饮食等方式增强机体抵抗力,降低感染复发风险。
(三)免疫力低下人群
除积极进行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外,需采取措施提升免疫力,如指导其合理安排作息、适度进行有氧运动等,以改善机体免疫状态,减少慢性呼吸道感染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