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出血有什么症状
肠出血有便血和呕血表现,便血因出血量、速度和部位不同粪便颜色各异,呕血颜色取决于出血速度和量;伴随腹痛,不同病因腹痛特点不同,还伴有全身症状,轻度出血有轻度不适,出血量增加有相应贫血表现,大量出血有休克表现,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生活方式和肠道病史也影响肠出血情况。
一、出血表现
(一)便血
1.粪便颜色:根据出血量及出血速度不同,粪便颜色有所差异。少量出血时粪便颜色可无明显改变,需通过粪便隐血试验检测出;当出血量较多时,若出血部位距肛门较近且出血速度较快,粪便可呈鲜红色;若出血部位距肛门较远,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红蛋白被分解,粪便则可呈暗红色或黑色(柏油样便),这是因为血液中的铁与肠道内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所致。例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可出现黏液脓血便,其中的脓血就是血液与肠道分泌物等混合的表现,其便血情况会因病情活动程度而有所不同,病情活动时便血往往较为明显。
(二)呕血
如果肠出血量大且出血速度快,血液可经消化道逆流至胃内,经口腔呕出。呕血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速度和量,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呕出的血液多呈鲜红色,若出血在胃内停留较长时间,血红蛋白与胃酸作用后则可呈咖啡色。比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可能会出现呕血症状,出血量较大时呕血颜色鲜红,出血量较少时可能呈咖啡色。
二、伴随症状
(一)腹痛
1.不同病因导致的腹痛特点:
若是消化性溃疡并发肠出血,患者多有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病史,出血前腹痛症状可能会加重,出血后腹痛可有所缓解。例如,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多表现为空腹时上腹痛,进食后缓解,当并发肠出血时,可能在腹痛的基础上出现便血等表现。
对于肠梗阻引起的肠出血,患者除了有便血症状外,还会伴有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表现,其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疼痛部位因肠梗阻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如高位肠梗阻时腹痛多在上腹部,低位肠梗阻时腹痛多在中下腹或下腹。
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患者可出现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腹痛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呈痉挛性疼痛,间歇性发作。
(二)全身症状
1.贫血相关表现:
轻度肠出血时,患者可能仅有轻度头晕、乏力等症状,因为轻度失血机体可通过自身调节暂时代偿。随着出血量增加,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心慌、气短等表现,这是由于血红蛋白减少,携氧能力下降,导致组织器官缺氧。例如,长期慢性肠出血的患者,可能会逐渐出现中度甚至重度贫血,表现为活动后明显气短、心悸,严重者可出现端坐呼吸等。
大量出血时,患者可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休克表现,这是因为急性大量失血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机体为了保证重要脏器供血,会出现代偿性心率加快,血压下降,若不能及时纠正,可导致休克,危及生命。比如,短时间内大量肠出血的患者,如肠系膜血管栓塞导致的大量肠出血,可迅速出现休克症状,需要紧急救治。
不同年龄人群的表现有所不同,儿童若发生肠出血,由于其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贫血表现可能出现得更快更明显,且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需要密切关注其精神状态、面色等情况;老年人发生肠出血时,对失血的耐受性较差,即使出血量不是特别大,也可能较快出现休克等严重表现,且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肠出血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女性患者若长期慢性肠出血,可能会因贫血出现月经紊乱等表现;男性患者则可能主要表现为贫血相关的全身不适。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酗酒的人群若发生肠出血,可能合并有肝脏疾病等基础情况,影响病情的发展和预后;有不良饮食习惯,如长期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的人群,可能更容易诱发肠道炎症等疾病导致肠出血。有肠道病史的人群,如既往有肠息肉、肠道肿瘤等病史的患者,出现肠出血时需要高度警惕原发病复发或病情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