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有卡他期、痉咳期、恢复期典型症状,婴儿及小年龄儿童、成人中老年人和妊娠期女性有非典型症状,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显示白细胞等情况、病原学检查的细菌培养和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查的凝集试验等来辅助诊断
一、典型症状
(一)卡他期
1.持续时间:一般为1-2周。
2.具体表现:初期症状类似普通感冒,有轻度咳嗽、流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咳嗽逐渐加重且呈间歇性,此阶段具有传染性,但常易被忽视。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症状不典型,仅表现为轻微鼻塞、低热等,随着病情发展咳嗽会逐渐加剧。
(二)痉咳期
1.持续时间:通常持续2-6周或更久。
2.具体表现:出现典型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剧烈,呈一连串急促的咳嗽,患者面色涨红、呼吸困难,紧接着深长吸气,发出鸡鸣样吼声。发作常因进食、闻到刺激气味、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成人在痉咳期除了剧烈咳嗽外,可能会伴有胸痛、呕吐等症状,长期剧烈咳嗽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年龄较大的成人可能还会因频繁咳嗽导致咽部不适、声音嘶哑等情况。
(三)恢复期
1.持续时间:数周至数月不等。
2.具体表现:痉咳次数逐渐减少至停止,鸡鸣样吼声消失。但在这段时间内,患者身体较为虚弱,仍可能有偶尔轻微咳嗽,需要逐渐恢复体力。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成人,如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成人,恢复期可能会相对较长,且咳嗽恢复过程中需密切关注基础疾病是否有波动。
二、非典型症状
(一)婴儿及小年龄儿童
1.症状特点:婴儿百日咳可能不出现典型的痉咳及鸡鸣样吼声,而是表现为阵发性屏气、发绀、呼吸暂停等。这是因为婴儿咳嗽反射较弱,气道较狭窄,病情变化可能较为迅速。如果家长发现婴儿出现不明原因的反复憋气、面色发紫等情况,需高度警惕百日咳。同时,婴儿可能伴有食欲减退、呕吐等症状,由于无法准确表达病情,容易延误诊断,对于有百日咳接触史的婴儿,出现上述非典型症状更应及时就医排查。
(二)成人中特殊人群
1.老年人:老年人患百日咳时,咳嗽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但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这是因为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呼吸道清除能力减弱。老年人可能仅表现为轻度咳嗽、咳痰,但病情进展可能较快,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发热、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2.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患百日咳时,剧烈咳嗽可能会引起腹压增高,增加早产、胎膜早破等风险。由于妊娠期用药需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因此在诊断和治疗上需要更加谨慎。妊娠期女性出现咳嗽等症状时,若有百日咳接触史或怀疑百日咳,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在治疗过程中需权衡病情与药物对胎儿的潜在影响。
三、辅助检查相关表现
(一)血常规
1.白细胞计数: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一般可达(20-50)×10/L或更高,淋巴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常占60%-90%以上。这是百日咳杆菌感染后机体免疫反应的表现,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初步提示感染情况,但不能仅凭此确诊百日咳,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及病原学检查等综合判断。
(二)病原学检查
1.细菌培养:发病早期(卡他期)取鼻咽拭子等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可分离出百日咳杆菌,但阳性率相对较低。在痉咳期细菌培养阳性率也有限,且操作相对复杂,需要一定的实验室条件。
2.核酸检测:利用PCR等核酸检测技术检测百日咳杆菌核酸,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早期快速诊断百日咳。对于疑似百日咳的患者,尤其是症状不典型的患者,核酸检测可以作为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在卡他期即可检测到病原体核酸,为早期诊断和及时隔离治疗提供依据。
(三)血清学检查
1.凝集试验: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百日咳特异性抗体来辅助诊断。发病2-3周后,血清中特异性抗体逐渐升高,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呈4倍以上升高具有诊断意义。但血清学检查存在一定的窗口期,早期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