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心综合征的症状有哪些

来源:民福康

胆心综合征由胆道系统疾病引发,兼具心脏相关症状与胆道系统相关症状。心脏相关症状有胸痛(性质多样、部位不固定,与胆道疾病发作相关,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胆道病史影响,机制是胆道异常神经冲动经反射致心脏疼痛)、心悸(自觉心跳快、心慌,可在胆道疾病发作或缓解期间断出现,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胆道病史影响,机制是胆道病变致自主神经紊乱影响心脏节律功能)、心律失常(可出现多种类型,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胆道和心脏基础病史影响,机制是胆道病变致神经-体液调节失衡影响心脏电传导系统);胆道系统相关症状有腹痛(多为右上腹,性质多样,发作与进食油腻食物有关,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胆道既往史影响,机制是胆道病变刺激黏膜神经末梢致平滑肌痉挛或管腔压力增高)、恶心呕吐(可在腹痛时伴随或单独出现,受人群及生活方式等影响,机制是胆道病变刺激胃肠道致平滑肌痉挛和蠕动紊乱)、黄疸(皮肤巩膜黄染,程度不一,提示胆道梗阻,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胆道病史影响,机制是胆道梗阻致胆汁排泄不畅胆红素反流入血)。

一、心脏相关症状

1.胸痛

表现特点:疼痛性质多样,可为压榨性、闷痛或隐痛等。疼痛部位不固定,可在心前区、胸骨后等部位,疼痛程度也有所不同,有的患者疼痛较轻,仅感胸部闷胀不适,有的则疼痛较为剧烈。例如,部分患者可出现类似心绞痛的发作,疼痛可向左肩、左臂等部位放射,但与典型心绞痛不同的是,其疼痛发作往往与胆道系统疾病的发作相关,如在进食油腻食物后、胆道感染发作时更容易出现。从年龄因素来看,中老年患者相对更易出现较为明显的胸痛症状,可能与血管基础等因素有关;而年轻患者若有胆道系统疾病,也可能出现胸痛,但程度可能相对较轻。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在一些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女性患者中需特别注意鉴别。生活方式上,长期高脂饮食、肥胖的人群,由于胆道疾病发生风险高,进而胆心综合征中心脏相关症状出现的概率可能增加。有胆道疾病病史的人群,心脏相关症状更易在胆道疾病发作时诱发。

机制:可能是胆道系统病变产生的异常神经冲动通过神经反射传导至心脏,引起心脏区域的疼痛感觉。胆道系统与心脏在神经支配上有一定的关联,通过脊髓节段的交叉反射,胆道疾病的刺激信号可干扰心脏的神经传导。

2.心悸

表现特点:患者自觉心跳加快、心慌,可伴有心律不齐的感觉。心悸可在胆道系统疾病发作时出现,也可在疾病缓解期有间断发作。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若出现心悸需高度警惕是否有先天性胆道疾病等情况导致,中老年人群则可能与合并有心血管基础疾病有关。性别上无明显差异,但女性在经期等特殊时期,若有胆道系统问题,心悸症状可能相对更易被诱发。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精神紧张、熬夜的人群,本身心脏负担较重,若合并胆道系统疾病,心悸症状可能更明显。有胆道疾病病史且合并心理压力大的人群,心悸症状更容易出现。

机制:胆道系统病变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心脏的节律和功能。胆道疾病导致的内环境变化,如炎症介质释放等,可能影响心脏的电生理活动,从而引起心悸。

3.心律失常

表现特点: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如早搏(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心动过速(如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动过缓等。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表现不同,例如室性早搏可感觉心脏有停跳感,窦性心动过速则表现为心率加快超过正常范围。年龄因素上,老年患者由于心脏本身的生理退变,更容易出现心律失常相关表现,且心律失常的类型可能相对复杂。女性在围绝经期,内分泌变化可能影响心脏电生理稳定性,若合并胆道系统疾病,更易出现心律失常。生活方式中,大量吸烟、饮酒的人群,心脏和胆道系统都受到不良影响,心律失常发生风险增加。有胆道疾病且有心脏基础疾病的人群,心律失常的发生概率更高。

机制:胆道系统病变引发的神经-体液调节失衡,影响心脏的电传导系统。胆道疾病产生的毒素、炎症因子等可作用于心肌细胞和心脏的传导系统,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二、胆道系统相关症状

1.腹痛

表现特点:多为右上腹疼痛,疼痛性质可为绞痛、胀痛或隐痛等。绞痛往往较为剧烈,呈阵发性发作,可能与胆道平滑肌痉挛有关;胀痛则感觉腹部胀满不适;隐痛为持续的轻微疼痛。疼痛发作时间不定,可在进食后尤其是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这是因为进食油腻食物会刺激胆囊收缩,若胆道存在病变,就容易诱发腹痛。年龄方面,儿童胆道疾病引起的腹痛可能表现不太典型,需仔细鉴别;中老年患者胆道疾病导致的腹痛可能与胆囊结石、胆囊炎等常见疾病相关。女性在孕期等特殊时期,胆道功能可能发生变化,也可能出现腹痛症状。生活方式上,长期缺乏运动、体重超标的人群,胆道疾病发生率高,腹痛症状更易出现。有胆道疾病既往史的人群,腹痛更容易复发。

机制:胆道系统内结石、炎症等病变刺激胆道黏膜及神经末梢,引起胆道平滑肌痉挛或胆道管腔压力增高,从而产生腹痛。

2.恶心、呕吐

表现特点:患者可出现恶心感,随后出现呕吐症状,呕吐物可为胃内容物等。恶心、呕吐可在腹痛发作时伴随出现,也可单独出现。对于儿童患者,频繁的恶心、呕吐可能影响营养摄入,需特别关注其水电解质平衡;老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可能提示胆道系统疾病较为严重,因为老年患者的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女性在妊娠早期,若出现胆道系统问题,也可能有恶心、呕吐表现,需与正常妊娠反应鉴别。生活方式中,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的人群,胆道疾病发生风险高,恶心、呕吐症状更易出现。有胆道疾病病史且消化功能较差的人群,恶心、呕吐症状更容易发生。

机制:胆道系统病变刺激胃肠道,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和蠕动紊乱,导致恶心、呕吐。胆道疾病引起的胆道梗阻或炎症刺激,可影响消化液的分泌和排泄,进而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

3.黄疸

表现特点:患者可出现皮肤、巩膜黄染,黄疸的程度可轻可重。轻度黄疸时可能仅表现为皮肤轻度发黄,重度黄疸时皮肤黄染明显,甚至伴有瘙痒等症状。黄疸的出现提示胆道系统可能存在梗阻,如胆道结石梗阻、胆道肿瘤等情况。年龄因素上,老年患者出现黄疸可能提示胆道恶性肿瘤的概率相对较高;儿童出现黄疸则需考虑先天性胆道畸形等疾病。女性在妊娠期若出现黄疸,需警惕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特殊情况。生活方式中,长期酗酒的人群,肝脏和胆道都受到损害,容易出现黄疸相关表现。有胆道疾病病史且肝功能已经受损的人群,黄疸更容易出现。

机制:胆道系统的梗阻导致胆汁排泄不畅,胆汁中的胆红素反流入血,从而引起黄疸。胆道梗阻的原因包括结石、肿瘤、炎症等导致胆道管腔狭窄或堵塞,使胆汁无法正常排出。

了解疾病
胆心综合征
胆心综合征是指患有胆道系统疾病的患者在发病期间通过神经反射的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绞痛、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胆心综合征的症状有哪些?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胆心综合征的症状是先有胆道系统症状,再表现出心脏症状。心脏症状可表现为闷痛或绞痛,每次发作持续的时间较长,伴随心悸及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表现。心脏症状多由进食油腻食物诱发,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症状不能缓解,应用阿托品或杜冷丁症状缓解。胆心综合征的诊断需除外冠心病,一般患者多有胆结石的病史、症状及体
心闷腹胀是怎么回事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心闷一般指胸闷。胸闷、腹胀可能是生活习惯不良导致的,也可能与胃食管反流、胆心综合征等疾病有关。 1、生活习惯不良 短时间内过度活动导致机体耗氧量增加,会出现胸闷症状。此外,如果日常暴饮暴食,导致消化负担过重,可同时出现腹胀症状。 2、胃食管反流 患者进食后由于胃内容物反流刺激食管,可因为烧心而出现胸
胆心综合征严重吗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胆心综合征严不严重与胆道疾病呈正相关。 胆心综合征主要是由胆囊炎、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等胆道系统疾病所诱发。如果患者胆道系统疾病比较轻,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病情得到控制后胆心综合征也会缓解,通常不严重。若是胆心综合征患者胆道疾病较严重,不及时治疗,则后果较为较重。 胆心综合征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清淡
胆心综合征是什么呢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胆心综合征是一种由于胆道疾病引起的类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作并伴有心电图异常的疾病。 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等胆道疾病一般都会引起胆心综合征,长期处于情绪激动的状态中或是进食大量高脂肪食物通常也会增加发病率。患者可有胸痛、心悸、腹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伴有发热、黄疸等表现。 出现上述不
胆心综合征是什么症状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胆心综合征患者可出现胆道疾病症状、心脏症状等。 1、胆道疾病症状 胆心综合征主要是胆囊、胆管疾病所致,患者进食油腻食物后常有右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黄疸、发热等症状。 2、心脏症状 胆心综合征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脏活动失调时,患者也会有胸部针刺样疼痛、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时
胆心综合征是什么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胆心综合征是一种临床综合症,胆心综合征是指胆道疾病引起心脏不适、心电图异常的疾病。 胆心综合征的患者考虑是发生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冠状动脉收缩时,会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使得心肌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从而引起心绞痛、心律失常等情况。胆心综合征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
胆心综合征看什么科?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胆心综合征可以看心血管内科、肝胆外科、消化内科等科室,具体如下: 1、心血管内科 胆心综合征发作时,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导致患者出现心绞痛、心律不齐、心悸等症状,所以患者可以去心血管内科就诊。 2、肝胆外科 胆心综合征是在胆囊炎、胆结石、胆囊息肉等胆道系统疾病的基础上,继发心脏不适的症状
胆心综合征怎么诊断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胆心综合征可通过既往病史、临床表现以及相关检查结果明确诊断 1.既往病史 患者如果具有胆道病史,可能会出现腹痛、恶心以及胸闷等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就诊。 2.临床表现 胆心综合征出现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可能会出现心前区以及胸骨后发生不同程度的疼痛不适、胸闷以及心悸等情况,进行心电图的检查,提示有心肌缺
什么是胆心综合征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胆心综合征是指患有胆道系统疾病的患者在发病期间通过神经反射的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绞痛、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胆心综合征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较为多见,主要发病原因有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等,情绪激动或是进食高脂肪食物也有可能会引发该综合征。患者
胆心综合征的病因是什么?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胆心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与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等胆道疾病有关。 1、胆囊炎、胆管炎 胆囊炎、胆管炎的发生与细菌感染有关,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可以导致心脏小血管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感染还会导致心肌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功能异常,从而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 2、胆石症 胆石症会导致胆管梗阻,胆管内压力增高
胆心综合征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胆心综合征是指患有胆道系统疾病的人,如胆结石、胆囊炎等,当其胆道疾病急性发作时,可以通过神经反射造成冠状动脉收缩,从而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心绞痛;严重时还能够引起急性心肌梗塞等情况的临床综合征。胆心综合征主要是因为胆道疾病所引起心脏的供血不足,因此在临床上患者首先具有胆道疾病,治疗时要积极的治疗胆道疾病。
胆心综合征的症状有哪些?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胆心综合征是指胆道系统疾病如胆囊炎、胆结石等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心绞痛、心律不齐甚至心肌梗塞等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一般来讲胆心综合征先有胆系疾病再继发心脏的症状,心前区有不同程度的闷痛或绞痛,每次发作时间较长,有的可持续数小时。常有心悸、心跳不规则及心电图出现心肌缺血的改变,症状多由吃油腻食物或情绪激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