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胎妊娠指一次妊娠有两个或以上胎儿,分双卵双胎和单卵双胎,其发生与遗传、促排卵药物、年龄、种族地域等有关,对孕妇和胎儿有诸多风险,可通过病史、临床表现、超声检查诊断,孕期需加强营养、定期产检、预防并发症,分娩方式根据情况选择,高龄、有辅助生殖技术史等特殊人群多胎妊娠有相应注意事项,要加强胎儿监护
一、多胎妊娠的定义
多胎妊娠是指一次妊娠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胎儿。根据受精卵的来源不同,可分为双卵双胎和单卵双胎。双卵双胎是由两个卵子分别受精形成的双胎妊娠,两个胎儿有各自的胎盘、羊膜和绒毛膜;单卵双胎是由一个受精卵分裂形成的双胎妊娠,根据分裂时间不同,形成不同类型的单卵双胎,如双羊膜囊双绒毛膜单卵双胎、双羊膜囊单绒毛膜单卵双胎、单羊膜囊单绒毛膜单卵双胎及联体双胎等。
二、多胎妊娠的发生原因
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多胎妊娠史者,发生多胎妊娠的概率相对较高。某些基因可能影响卵巢的排卵功能,增加同时排出多个卵子的可能性。
2.促排卵药物的使用: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为了提高受孕率,常使用促排卵药物,这会使卵巢同时排出多个卵子,从而增加多胎妊娠的发生风险。例如,使用克罗米芬等促排卵药物时,多胎妊娠的发生率会有所升高。
3.年龄因素:一般来说,年龄较大的女性发生多胎妊娠的概率相对较高。随着年龄增长,卵巢功能变化可能导致排卵异常,更容易出现一次排出多个卵子的情况。通常35-39岁女性多胎妊娠的发生率高于年轻女性。
4.种族和地域差异:不同种族和地域的人群多胎妊娠发生率有所不同。例如,非洲某些地区多胎妊娠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可能与当地的遗传背景、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
三、多胎妊娠的风险
1.对孕妇的风险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胎妊娠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明显高于单胎妊娠。由于子宫过度膨胀,胎盘供血不足等原因,孕妇更容易出现血压升高、蛋白尿等子痫前期的表现。研究表明,多胎妊娠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是单胎妊娠的3-5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多胎妊娠时,胎盘体积增大,绒毛间隙减少,胆汁引流不畅,容易发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这会导致孕妇出现皮肤瘙痒、黄疸等症状,同时也会增加胎儿宫内窘迫、早产等风险。
贫血:多胎妊娠孕妇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增加,尤其是对铁、叶酸等的需求。如果营养摄入不足,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性贫血。贫血会影响孕妇的身体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增加分娩时的出血风险等。
羊水过多:多胎妊娠中羊水过多的发生率较高,约为10%。过多的羊水可能导致孕妇出现呼吸困难、行动不便等症状,还可能增加胎膜早破、早产的风险。
胎膜早破:由于子宫过度膨胀,宫腔内压力不均,多胎妊娠孕妇发生胎膜早破的概率较高。胎膜早破可引起早产、脐带脱垂、胎儿窘迫等严重并发症。
产后出血:多胎妊娠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产后容易发生宫缩乏力,从而导致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多胎妊娠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危及孕妇生命。
2.对胎儿的风险
早产:多胎妊娠胎儿早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由于子宫过度膨胀、胎盘功能不良等原因,胎儿在子宫内难以维持至足月。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容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早产儿的预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均高于足月儿。
胎儿生长受限:多胎妊娠时,子宫内空间相对有限,多个胎儿争夺营养物质,容易导致胎儿生长受限。胎儿体重低于同孕周正常胎儿体重的第10百分位。生长受限的胎儿出生后可能存在智力发育、身体发育等方面的问题。
双胎输血综合征:主要见于单绒毛膜双胎妊娠。由于胎盘间的血管吻合,血液在双胎之间不平衡分配,一个胎儿成为供血儿,另一个成为受血儿。供血儿可能出现生长受限、羊水过少,甚至死亡;受血儿可能出现羊水过多、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表现。
脐带异常:多胎妊娠中脐带缠绕、打结等异常情况的发生率较高。脐带缠绕可能影响胎儿的血供,导致胎儿窘迫;脐带打结可能突然引起胎儿血循环中断,危及胎儿生命。
胎位异常:多胎妊娠时胎儿胎位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如臀位、横位等。胎位异常会增加分娩时的难产风险,需要剖宫产等干预措施的概率增加。
四、多胎妊娠的诊断
1.病史和临床表现:孕妇有家族多胎妊娠史、使用过促排卵药物等情况时,应考虑多胎妊娠的可能。同时,多胎妊娠孕妇在早期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较重,子宫增大速度比单胎妊娠快等表现。
2.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诊断多胎妊娠的重要方法。在妊娠早期,超声可以明确宫腔内孕囊的数量、形态等。妊娠中晚期,超声可以准确判断胎儿的个数、胎位、胎盘位置、羊水情况等。通过超声检查还可以及时发现双胎输血综合征等并发症。一般在妊娠6-7周时可通过超声看到两个孕囊,妊娠12周后可以清楚分辨双胎的绒毛膜性等情况。
五、多胎妊娠的处理
1.孕期管理
加强营养:多胎妊娠孕妇需要摄入更多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应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孕妇和胎儿的营养需求。例如,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肉类、蛋类、奶类等;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定期产检:多胎妊娠孕妇应增加产检的频率。从妊娠早期开始,就要密切监测孕妇的血压、血糖、肝肾功能等指标,以及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一般妊娠28周前每2-3周产检一次,妊娠28周后每周产检一次。通过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预防并发症:对于多胎妊娠孕妇,要注意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贫血等并发症。可以通过适当休息、左侧卧位等方式改善子宫胎盘血液循环,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补充铁剂、叶酸等预防贫血。
2.分娩方式的选择
如果孕妇和胎儿情况良好,符合阴道分娩条件:对于双胎妊娠,如果第一胎儿为头位,第二胎儿为头位或臀位等,在严密监测下可以尝试阴道分娩。但分娩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产程进展、胎心变化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如胎儿窘迫、胎位异常加重等,应及时改为剖宫产。
剖宫产:多胎妊娠剖宫产的指征相对较多,如第一胎儿为横位、胎儿窘迫、双胎输血综合征、孕妇存在严重并发症不能经阴道分娩等情况时,需要行剖宫产术。剖宫产可以降低多胎妊娠孕妇和胎儿的围产期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六、特殊人群多胎妊娠的注意事项
1.高龄多胎妊娠孕妇:年龄较大的多胎妊娠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早产等风险更高。在孕期要更加密切监测血压、血糖、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等。同时,高龄孕妇在分娩时,由于产道弹性等因素,剖宫产的概率可能更高,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和身体准备。
2.有辅助生殖技术史的多胎妊娠孕妇:这类孕妇多胎妊娠的风险本身就较高,在孕期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产检,加强对并发症的预防和监测。因为辅助生殖技术可能导致子宫内环境相对特殊,更易出现一些妊娠相关并发症。
3.多胎妊娠的胎儿监护:对于多胎妊娠的胎儿,尤其是单绒毛膜双胎妊娠的胎儿,要加强胎儿监护。密切关注胎儿的生长发育速度、羊水量、胎心率等情况。例如,单绒毛膜双胎妊娠需要更频繁地进行超声检查来监测是否存在双胎输血综合征等并发症,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