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mm肺结节边界模糊可能提示炎症、感染或早期恶性病变,需结合其他特征综合判断。
边界模糊是肺结节影像学表现中的常见描述,指肺结节与周围正常肺组织的分界不清晰。对于6mm的微小结节,这一特征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良性病变如肺炎、结核或真菌感染的修复期,可能因局部炎症浸润或纤维组织增生,使结节边缘呈现“毛茸茸”或“晕状”改变;而少数早期肺癌(如腺癌)也可能因肿瘤细胞向周围间质浸润,导致边界模糊,但通常伴随其他恶性征象(如分叶、毛刺)。
发现边界模糊的6mm肺结节后,需进一步观察其密度(实性/磨玻璃)、内部结构(空泡、血管穿行)及动态变化。若结节在抗炎治疗后缩小,则更倾向良性;若持续存在或增大,则需警惕恶性可能。
建议此类患者短期(3-6个月)复查薄层CT,必要时结合增强扫描或PET-CT辅助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