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多数可治愈,大多数患者经规范对症治疗后能顺利康复,仅少数发展为重症者可能危及生命,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痛为主要表现。本病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对于普通登革热患者,通过卧床休息、补液、退热、止痛等处理,通常在发病后1-2周即可逐渐恢复,且预后良好,无后遗症。但需注意,部分患者在病程第3-7天可能出现病情加重,进展为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表现为持续呕吐、严重腹痛、出血倾向、血压下降等,此时需及时住院治疗,通过积极补液纠正休克、处理出血等并发症,多数重症患者也可挽救生命。
总体而言,登革热的治愈率较高,死亡病例多发生于重症患者且未得到及时救治的情况。预防登革热的核心在于防蚊灭蚊,避免被蚊虫叮咬,这是降低发病风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