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通过流行病学史与临床表现、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影像学检查等方法。
1.流行病学史与临床表现
发病前14天内有疫区旅居史、接触史或聚集性发病,同时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需高度怀疑感染,并进一步通过实验室检测确诊。
2.核酸检测
通过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鼻咽拭子、口咽拭子、痰液或肺泡灌洗液等呼吸道标本中的病毒核酸。如果结果为阳性,可确诊感染,是目前最常用的确诊方法,具有高特异性和敏感性。
3.血清学检测
检测血清中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包括IgM和IgG。I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感染,IgG抗体阳性或滴度明显升高可用于回顾性诊断或辅助确诊,但需结合其他检测结果综合判断。
4.影像学检查
胸部CT可显示肺部炎症特征,如早期多发小斑片影、间质改变,进展期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出现肺实变。影像学改变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可辅助诊断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