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腹泻、呕吐可能的原因为急性胃肠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肝胆疾病和胰腺疾病等。
1.急性胃肠炎
多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所致,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水,或与感染者密切接触都可能引发。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病毒感染常见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患者除了胃痛、腹泻、呕吐外,还可能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
2.胃溃疡
主要因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形成局部缺损。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是常见病因。疼痛多在进食后出现,还可能伴有反酸、嗳气等症状。
3.十二指肠溃疡
病因与胃溃疡相似,疼痛特点多为空腹痛,进食后缓解,也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4.肝胆疾病
如胆囊炎、胆结石,炎症或结石刺激可引起右上腹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胃部,同时伴有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
5.胰腺疾病
急性胰腺炎常见于暴饮暴食、大量饮酒后,患者可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疼痛可向腰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
出现胃痛、腹泻、呕吐症状后,需及时就医检查,明确诊断后再遵医嘱规范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