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肺结核分类有浸润性肺结核、空洞性肺结核、结核球、干酪样肺炎和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等。
1、浸润性肺结核
浸润性肺结核是继发性肺结核最常见的类型,多发生于肺尖和锁骨下。此型肺结核起病缓慢,症状多样,轻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重者可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盗汗、乏力、消瘦等症状。在发病机制上,主要是潜伏在肺内的结核分枝杆菌重新活动繁殖,或再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2、空洞性肺结核
空洞性肺结核由浸润性肺结核发展而来,病灶出现干酪样坏死、液化,经支气管排出后形成空洞。患者症状较为明显,有慢性咳嗽、咳痰、咯血,痰量较多且可呈脓性。其传染性较强,痰中易找到结核分枝杆菌。
3、结核球
结核球多由干酪样病变吸收和周边纤维膜包裹或干酪空洞阻塞性愈合而形成。一般为单个、边界清楚、密度较高的圆形或椭圆形病灶,直径多在25cm。多数患者无症状,少数可出现咳嗽、咯血等症状。此型肺结核相对稳定,但有一定的恶变可能。
4、干酪样肺炎
干酪样肺炎可由浸润性肺结核恶化进展而来,也可因机体免疫力极度低下,大量结核分枝杆菌经支气管播散所致。起病急,病情严重,有高热、咳嗽、咳大量脓性痰等症状,X线表现为大叶性或小叶性分布的致密实变影,内有多个虫蚀样空洞。多见于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
5、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纤维空洞性肺结核是继发性肺结核的晚期类型,病程长,病情反复。肺组织破坏严重,有多个厚壁空洞,肺门抬高,肺纹理呈垂柳样改变。患者有慢性咳嗽、咳痰、咯血、气短等症状,肺功能严重受损。由于长期排菌,是重要的传染源。
特殊人群中,患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手术风险极大,需谨慎评估;肝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用药时要密切监测肝功能,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