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为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发热等;治疗方法为一般治疗、心理调节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一.溃疡结肠炎的症状
1.腹泻
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程度轻重不一。轻者每日排便2-3次,重者可达数十次。粪便多为糊状,可混有黏液、脓血。这是由于炎症刺激肠道,导致肠道蠕动加快,水分吸收减少。
2.腹痛
一般为轻度至中度腹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阵痛,也可涉及全腹。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疼痛的原因主要是肠道炎症刺激肠壁神经,以及肠道痉挛。
3.黏液脓血便
炎症导致肠黏膜损伤、出血和渗出,与粪便混合形成黏液脓血便,这是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重要表现。
4.里急后重
部分患者有里急后重感,即有便意但排便不尽。这是因为直肠受累,炎症刺激直肠黏膜的感受器,产生频繁的便意。
5.发热
一般为低热或中度热,若出现高热,提示病情严重或合并感染。发热是由于炎症反应导致体内致热原释放,影响体温调节中枢。
二.溃疡结肠炎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活动期患者应充分休息,减少精神和体力负担,以利于肠道黏膜的修复。给予高营养、易消化、少渣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及牛奶和乳制品等可能诱发症状的食物。病情严重者可采用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支持。
2.心理调节
由于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心理调节有助于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可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3.药物治疗
氨基水杨酸制剂如柳氮磺吡啶、美沙拉嗪等,适用于轻、中度患者或重度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已有缓解者。这类药物可以抑制肠道炎症反应,减轻症状。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氢化可的松等,适用于对氨基水杨酸制剂疗效不佳的轻、中度患者,以及重度患者。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但长期使用可能会有较多的不良反应。
4.手术治疗
并发大出血、肠穿孔、重型患者特别是合并中毒性巨结肠经积极内科治疗无效且伴严重毒血症者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