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单心房是胚胎发育时心房分隔异常致仅1个心房腔且房间隔完全缺失左右心房血液混合,病因主要与胚胎早期发育异常相关及妊娠早期孕妇接触致畸因素有关,临床表现有发绀、气促、生长发育迟缓等,通过超声心动图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主要靠手术矫正,新生儿及婴儿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等,儿童及成人术后需康复护理定期复查等。
一、定义与病理结构
心脏单心房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畸形,正常心脏有左、右心房及左、右心室共4个腔室,而单心房是胚胎发育时心房分隔异常,导致仅存在1个心房腔,房间隔完全缺失,左右心房血液混合。
二、病因
主要与胚胎早期发育异常相关,遗传因素(如染色体异常等)及妊娠早期孕妇接触致畸因素(如病毒感染、放射性物质、某些药物等)可增加胎儿发生单心房的风险。
三、临床表现
发绀:因血液混合致氧合不足,患儿可出现口唇、甲床等部位青紫。
气促:心脏泵血功能受影响,导致呼吸急促,活动耐力下降。
生长发育迟缓:长期氧供不足影响机体代谢与生长,表现为体重增长缓慢、身高低于同龄儿童等。
四、诊断与治疗
诊断:通过超声心动图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单心房的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从而确诊。
治疗:主要依靠手术矫正,通过外科手术重建正常的心房结构,恢复心脏正常血流动力学。手术时机需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年龄等综合评估,新生儿期若病情危重可能需紧急手术。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新生儿及婴儿:需密切监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感染,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
儿童及成人:术后需注意康复护理,定期复查心脏功能,遵循医嘱调整生活方式,如避免剧烈运动、预防感染等,以保障心脏功能恢复及维持正常生活。